第五章:演武场上新演练 (1 /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演武场上新演练 (1 / 7)
        “十亩之间,桑者闲闲兮。行与不还兮!十亩之外兮。桑者沽沽兮,行与不逝兮。”这段话记载于诗经《十亩之间》中。

        并州,自上古时期就有栽桑养蚕、纺线织丝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工匠们在织机的改良与织造技法的创新上都有了极大的发展,使得丝绸愈发地精美华丽,逐渐成为了皇室贡品与豪门大户人家用以炫耀身份的物品。

        裴家织造的锦缎出名,无论是在色彩上,还是在绣工上都在业界堪称一绝。每年裴家的锦缎都会被皇家与豪门所购买,民间也常以裴家的一匹绸作为商品交换的定价,代替了当朝流通的货币。

        一匹精巧亮丽的绸锦,不仅需要织工的巧手,更需要上等的原料。原料中最为基础的是缫丝,其次便是缫丝经过加工织造,再通过精炼工序而成的坯绸。

        坯绸虽然色泽洁白,手感顺滑,但在未染色与印绣前始终都算做最为根本的原料。因此,坯绸的好坏也是决定了后续能否出精品绸缎的重要因素。而在这坯绸工艺上,坪乡李家云氏织法独特,技艺超群,垄断了平阳乃至并州织造业的大半生意。

        这段时间,李峻了解到庄子里有不少的生意,但他对这些并不太熟识,对于蚕丝织造就更一无所知了。即便是在自己的那个时代,他也很少接触到这些东西。只是他比较奇怪,在他的记忆里,似乎这里应该是产煤或者铁矿一类的,倒是从没有听说过这里的织造业有如此大的规模。若是说起丝绸锦缎,他所知晓的无非也就是苏杭丝绸与蜀锦了。

        因此,在对这个世界的习惯有所了解后,他也就时常地在庄中四处走走,去看看各个工坊中忙碌的工匠,也会到田间地头与劳作的庄户说上几句话,聊些家常,甚至还会在商铺忙不开时帮忙算下账目,招待一下远来的客商。

        渐渐地,庄子里的人都觉得李家二郎虽说是变了,但变得也更好了,更让人愿意亲近了。

        四处闲逛中,李峻去最多的地方还是位于庄子北面,临近河沿的一处平地。在那里,高高的围墙修建在河岸边,不仅将湍急的河水与庄子分隔开来,也与河水一同成为了保护李家庄不被侵犯的屏障。

        那里是个演武场,说是演武场,其实也就是庄中男子习练武艺的地方。

        时下朝局动荡,各地灾患不断,流民四处逃亡,常常有成群劫掠的事情发生,更有些战乱中溃败逃窜的军卒行那杀人越货,奸淫掳掠之事。因此,各地的大族中都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武装来保护家园。即便是小家小户,也都联合起来修建了防护措施,拿起了刀枪以求保命。

        李家庄原本人口就不少,又因已故的李家家主是军伍出身,极是爱惜部下,每每有战事,他都会把战死的亲信家眷接到李家庄。后来,李家家主与其子为人所害后,一些忠心的部下心灰意冷,也投奔到庄中,甘心成为李家庄的庄户,以报答李将军的知遇之恩。

        渐渐地,李家庄成为了坪乡人口最多的庄子,庄中的女子皆去从事养蚕织造,而男子则多忙于田野间。李家庄的男子最为尚武,农忙耕种,农闲习武,这些人成为了保卫李家庄且最有战力的部曲。

        或许与自己那个时代的职业有关,李峻喜欢看这些人习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