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枯木逢春 (2 / 3)
不等李澈答话,司马乂又继续说道:“如今府中正是用人之际,你可让他入京来长沙王府,本王自会替他在军中谋一个职位。另外,本王也会书信给那平阳郡的宋胄,让他多照拂一下,他也自会明白本王的意思,不敢再刁难你那侄儿和族人了。”
李澈闻言赶忙起身执礼致谢,随后又与长沙王司马乂商谈起其他事宜来。
坪乡,位于伏牛岭南十五里处,周照群山起伏,连绵不断,一条宽阔的秀水贴着坪乡流淌在大山间。有了山峦的屏障,又有着秀水的滋养,坪乡自古以来便算是一块得风顺雨的好地。
原本,坪乡中以李氏,郭氏与裴氏三家大族为主,再加之依附三家的庄户,住在这里的便有两百余户人家。近几年,朝局动荡,烽火不停,多有逃避战乱,背井离乡之家躲避于此。因此,坪乡之内所住人家也就较最初多了一倍有余。
李氏,其祖上于先朝也是显赫之人,便是在前朝也不乏陪君伴驾之辈。到了如今,虽说家族中也有人有些官职,但终究没有了先祖一辈的那般荣光,只是托着祖荫,在这平阳郡中也算得上大门大户之家了。
清晨,一场夜雨过后的李家大宅显得清凉了许多,积聚了多日的暑热在这个早上散的无影无踪,存留在瓦片木梁上的雨水不时地滴到地面上,将刚要见白的砖石再次阴成了暗灰色。
雨廊中,一名上了年纪的老妇人在一名女子的搀扶下,脚步有些踉跄地急走着,几名下人脸色凄然地跟在后面,不敢多发一丝声响。拐过一个转角,老妇人来到在一间卧房的门前,不及站稳,便伸手推开了房门,快步地走了进去。
房间内燃着的烛火尚未熄灭,临院的窗户紧闭着,一股浓重的药味弥漫在空气中。内室里,两名跪坐在床前的丫鬟听到外室的开门声,赶忙站起身来迎了出去,两人的脸上皆是布满了疲倦与不安,未曾擦拭的泪痕依旧挂在稚嫩的脸颊上。
“醒来了没有,醒来了没有。”老妇人见到丫鬟后连声地问着,话语中的声音有些颤抖。不待丫鬟作答,她已是进了内室来到了床前。
望着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的年轻人,老妇人弯下身子,伸手想要抚摸一下年轻人的面颊,但又怕碰触到缠着医带的伤处,她的手停留在了空处颤动着,两行痛入心腑的泪水滴到了地面上。
老妇人本家是汾西云氏,嫁入李家后相夫教子,端庄贤淑,成为这李氏家族中人人敬重的主母。李云氏的夫君与长子皆在军中任职,几年前的一次宫乱引发了多处兵变,其夫君与长子都死在了兵变之中。逝者已逝,生者前行,话虽说如此,但李云氏一夜之间苍老许多,原本半白的头发再无黑丝。
李云氏于李家共育有两子两女,长子已逝,两个女儿也早已嫁为人妇,生儿育女,府中仅存的血脉也便是这眼前躺在床上,不知生死的小儿子了。
小儿子是两夫妻中年而得,尤为珍爱,自从丈夫与长子身死后,这个小儿子也就成了李云氏唯一的心念。难得小儿子争气,未及成年的人便在平叛氐族齐万年立的大功,得了封赏,这让李云氏伤疼的心中多少有了些慰籍。
可如今,便是李云氏这唯一的心尖之肉都遭此横祸,不省人事,这份打击已然击溃了她心中那最后的一线承受。
老妇人的身子摇晃了几下,又强撑着稳住,转头望了一眼身侧的女子,又回首看向床上依旧毫无反应的儿子,颤动着早已失去血色的嘴唇,失声痛哭了起来。
一直跟随在身旁的女子搂住了几欲瘫倒的李云氏,哭着说道:“娘,娘,二郎没事的,一定会没事的,鲁神医不是说已经从鬼门关拉回来了吗,会没事的。”
女子年岁已过三十,是徐家长女,嫁与本地的郭家。两家相隔不远,家中遭变,故此她便匆忙赶回到了家中。虽然此时她口中安慰着老母亲,说着没事的,但望着已经两天两夜没有一丝知觉的小弟,她也心如刀割,哭出声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