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廷议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 廷议 (2 / 3)
        “君上这样的做法,未免有失公平。先圣曾云,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君上应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

        “哼,思源啊,你接替你家老爷子上朝才几年呀,这其中隐秘可是要追溯前朝呢。老海温侯曾向先王建议要学周国推举制,商君自然万世一表,然宰相一职须经众官僚推举,即使商君也不得私相授受。结果却被乔、王、侯为首的农业派指责为以国器而收买人心,甚至私下散播谣言,说什么推举出来的宰相到底是感谢商君呢还是感谢海温侯呢?这才是老海温候致死的源头呀。”

        “侯爷,我去夏启学宫学过一年,夏人一直崇尚选举,就连君上也是选举出来的。只是这个法子有利有弊,不好说。再者,当今商君励精图治,和宰相乔玄实施了多项改革,特别是兴科举取天下士,不限国籍,不限身份,只要有才就能通过科举考试,就能来我大商为做官,这不是天下人才尽入我大商吗?我常听民间传颂说:朝歌城内殷墟殿,天下英豪入我彀。而且宰相要重农抑商,实行均富,增加商税,减少农税,以此来补贴底层百姓的生活,这个法子深得民心,老百姓们都念着商君的好呢。”

        对面之人连连摇头:“进士无用,进士无用啊!越多的人到了朝堂之上,政争就越厉害,内耗也越厉害。而且年年取士,用不了多久,就会形成一个士人阶层,那么请问他们的财富从何处而来?还不是向上问我们世家要,向下问平民拿。不能形成新的财富增长点,却硬要在内部划分出一个新的食利阶层,我看那乔玄以后必定被钉在耻辱架上。再者,为何我们商人喜欢经商,每次出海远扬,或与洛海争存活,或与海盗拼性命,还不是因为经商利润要大于农业。重农抑商说的容易,不知道造成了多少商人破产,这些人本是当地小富,现在却连孩子都养不起,你说这叫均富?是均贫吧!”名叫思源的年轻人听得脸红心跳,在一旁若有所思。

        乔玄、齐秦天、侯君集、王维志四人一路无话,随着接引人来到了书房,拱手施礼后,各自寻了位置坐下。

        元天穆叫人把地图挂了出来,问道:“君集,如果要调你们北府军来朝歌,你觉得走哪条线好?”

        侯君集走上前去,指着地图说:“君上,因为凌安城已经攻破,北府军南来朝歌城就要避开凌安城方圆100公里的地界,当然水路更不可能走了。最安全的办法是取道昌邑国,再从广元城那折回朝歌,只是比较花时间。”

        “大约需要几天?”元天穆问道。

        “至少30天。”侯君集肯定的说,随后解释道:“兵法有云,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军,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军队阵列向前,每日最多只可行进20公里。这30天,还没有计算前期集结军队,筹备粮草的时间。”

        元天穆看着地图,默然无语。

        乔玄、齐秦天的目光不约而同的射向了侯君集,侯君集似有感触,回过身来,冲他们莞尔一笑,说道:“相爷和两位侯爷,有何高见?”三人都摇了摇头。

        实际上,元天穆这是吃了不懂军事的亏,侯君集说的没错,一般军队每日行军确实不能超过20公里,但那是在战区,是为了保持战斗力,随时准备接战。但现在侯君集说了要绕道昌邑国,避开周军,那就完全可以提速。但这点乔玄、齐秦天都不会明说,而王维志却也是不懂。现在看来,大家都是存了和谈的心思。

        侯君集继续说道:“君上,我们现在当务之急是要确认周军的作战意图,否则周军就会利用自己的机动性让我们疲于应付。”

        这句话的潜在意思无非就是要等周军先行动,再联系上句话,基本就是告诉元天穆别指望北府军来朝歌了。

        元天穆好像觉得一股倦意袭卷了全身。其实他并没有别人想的那样不知兵。自从两年前那个后来迅速崛起为大商战神的男人去了崇吾岛,他就在一直搜集他的战报。每次忙完公事,一到晚上,他就私下里同几个小太监将战报在地图上进行复盘。两年下来,如果只论纸上谈兵,在坐的未必有人能强过他。这件事,可能也就乔玄知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