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九十七章:上无飞鸟 (1 / 4)
楼兰其国,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及望目,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
其地崎岖薄瘠。俗人衣服粗与汉地同,但以毯褐为异。
其国王奉法。可有四千余僧,悉小乘学。——法显《佛国记》
早在2世纪以前,楼兰就是西域一个著名的“城廓之国”。
它东通敦煌,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
古代“丝绸之路”,南北两道,自楼兰分道,可以说,它是个极重要的枢纽站。
特殊的地理优势注定了它在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而它和汉朝的故事,更是几度变幻,令人唏嘘。
汉时的楼兰国,有时作匈奴的耳目,有时又归附于汉,秉持着两面派墙头草的态度,在汉和匈奴这两大势力之间摇摆。
后张骞西域,归国后建议汉武帝攻打楼兰,将其收入囊中。
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于是命从票侯赵破奴率兵数万出击楼兰和姑师两国。
为了确保战事顺利,武帝启用了屡次受楼兰追杀、拦截的王恢,要他一雪前耻,辅佐赵破奴破敌。
王恢作为汉使,在西域驻扎多年,极为了解西域各国的情况,对沙漠的地形,生态环境也了如指掌。
在王恢的帮助下,赵破奴仅率七百先锋,就攻破楼兰和姑师,俘虏了楼兰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