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马鞍 第三章 朱先生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黄金马鞍 第三章 朱先生 (2 / 3)
        三位国王在京访问结束,永乐十五年九月乙丑,到达当地时东王巴都葛·叭哈剌突患急症,不幸病逝。明朝廷极为重视此事,命以“王礼”厚葬之,专门派员赴此,为东王举行隆重葬礼。

        明朝廷在城北十二连城九江营的西南部择址建陵,拟谥号“恭定”。为东王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苏禄东王下葬后,其长子都马含随西王、峒王等人回国继承王位,王妃葛木宁、次子温哈剌、三子安都鲁及侍从十余人则留在德州守墓。

        永乐二十一年七月己丑,明朝政府派人护送王妃葛木宁回国,由于对东王的眷恋,次年她再次返回此地。从此再未离开,与两位王子长期留居此处,直到去世。

        苏禄王墓东南方,有三个比王墓略小的封土堆,便是王妃和二位王子的坟墓。

        明宣宗宣德年间,在东王墓西南敕造清真寺一座,于温、安二姓各选掌教一人,负责宗教事务,每逢回教大典,掌教长率领温、安全体诵经祭墓,成为定例。

        清兵入关后,清政府继承明朝法统,对苏禄王的后裔仍然给予特殊照顾。

        雍正四年,苏禄苏丹母汉末母拉律林委派旅居苏禄的中国商人龚廷彩为苏禄访华使团使,附马阿石丹为副使,携带“国书”和礼品,到中国进行访问。

        雍正九年,苏禄国王苏老丹来中国访问,在途经时瞻拜东王墓。根据留居本地的东王八代孙温崇凯、安汝奇提出的“本国远隔重洋”,要求加入中国籍的请求,清政府礼部同意守墓人等子孙,以温、安二姓入籍中国。

        这个村子大部分都是温、安二姓的后裔,只有少数几家汉民,李胜的老姨家就是一家,姨夫姓朱,因为当年开过私塾,所以人们都叫他朱先生。

        这朱先生大名朱之文今年约有五十多岁,头上头发花白,还稀疏的只有一半,前额都已掉光,他反而把头发尽往后梳,使得前额更加突出,一双眼睛炯炯有神,高鼻阔口,身材清瘦,又加上他身高较高,显得就更为痩挑,虽然平常穿着朴素,都是农家土布,却浆洗的干净,衬着朱先生格外精神。

        要说这朱先生还真是个高人,他祖籍并不是此地,而是邻省的沧州人士,当年家里也是豪富之家,朱先生从小就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家里有钱,也是着力栽培,十几岁就已学有所成。

        当地找不到能教他的先生,朱先生父亲知他是个可造之材,不惜重金把他送到京城一个大儒门下进学深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