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机场再遇 (1 / 2)
从1970年10月动工兴建“坦赞铁路”伊始,几十年来,中国一直没有停止对非洲的支援和建设;迄今为止,中国援非项目已达千余个,埃塞俄比亚的“非洲联盟会议中心”,苏丹的“麦洛维大坝”,莫桑比克的“津佩托体育场”,塞内加尔的“达喀尔国家大剧院”等中国援非建设的重点工程,已成为当地的标志性建筑。
我们的故事,也从这片土地开始。
2008年4月30日,中午,非洲北部城市突尼斯,迦太基国际机场。
办理完毕出关、登机手续,许卓然站在候机厅的落地窗边,仰望着机场上空洁净的蓝天,思绪如窗外飘忽的云,仿佛沉浸在时空隧道中。
在这个首都与国名相同的国家,他度过了两年如水般缓缓流淌的日子;从亚洲到非洲,从中国到突尼斯,辗转了万里,跨越了千山,今天,当离别的时刻终于来临,他发觉自己竟然是那么的不舍!
于窗旁伫立了片刻,许卓然漫步回到候机的人群中;与他同行的还有二十一人,全部都是两年前和他一起来援助突尼斯建设的同事。
“卓然,”身旁的刘振江拍了拍他的肩膀,笑吟吟的问:“怎么,还没看够这里的蓝天白云吗?”
刘振江今年四十五岁,是一位出色的道路桥梁工程师,也是他们这支队伍的领队。
“是啊,”许卓然温和的一笑,“刘工,现在想想,这两年过得可真快,好像一转眼就过去了,也不知什么时候还能有机会再踏上这片土地。”
“嗬!你这小子,两年还没呆够啊,你看看,”刘振江扬了扬下颌,“哪一位不是归心似箭!?”
许卓然望向人群,同事们一个个春风满面,一个个笑逐颜开!在远离国家,远离亲人的七百多个日夜,当撒哈拉沙漠的烈日、酷热和漫漫黄沙所带来的新鲜感逐渐烟消云散后,大家就开始一天天的数着,一天天的盼着回国的日子;而今终于踏上归国的旅途,那种快乐和兴奋自然而然、毫无保留的从内心流淌出来,一览无余的绽放在每一个人的脸庞上。
很快就要见到阔别已久的父母和亲人了,许卓然本也应该和他们一样兴高采烈,可是,他就是高兴不起来,他无法解释自己的情绪,是因为她还是她,亦或是二者兼而有之?
“théo!(西奥)”
身后一个似曾熟悉的声音突然想起,许卓然只觉血液一下子冲上了头顶;“théo”是他的法语名字,他不知道是不是喊他,迅速的转过身去。
许卓然的眼睛突然睁大了,不敢相信的望着数米之外,一位身材纤长、蓝裙曳地、金发蓝眼的年轻白人女郎快步向他走来。
“sophie?(苏菲)”许卓然喃喃着女郎的名字迎向她。
“我刚进大厅就看见你了!”苏菲停在许卓然面前妩媚的笑着,用法语说。
许卓然怔怔的盯着苏菲,本想问她,“你是来送我的吗?”话到嘴边立即觉醒,笑容里不自禁的多了些自作多情的赧然,苏菲应该不知道他今天回国。
许卓然按捺住内心的激动,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用法语问:“你要回法国了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