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卷 第一章 武关 (1 / 4)
才过了白露时节,天气便一日比一日更凉了,况且有月余没有雨水的滋润,使得蜿蜒不绝的丹水失去了澎湃的气势,远远听去像偃旗息鼓的败军,一路垂头东去。
离丹水数里之外的北边,矗立着一座悬挂“三秦要塞”牌匾的雄关。此关名叫武关,是自长安东出秦岭,经由商山古道通往荆襄,乃至吴越之地的最后一道关隘。可如今关前的荒草都已长至半身高了,看势头迟早要将这条宽整的驿道淹没。
突然间,关西传来连绵的“蹄~哒~蹄~哒~”声音,在这空旷的山野中显得极为悠长。武关之上正双手拢袖、蜷缩着身子御寒的几名守备士兵,顿时眉头紧锁,连忙按住钢刀往驿道的尽头处张望。
如今这条「名利路」可不太平。自从早些年外番接连两次攻入长安,之后皇城里还闹出过一次惊天巨变,京畿一带就一直动荡不安。逃难的流民和逃命的残兵时常混在一块,不断涌入秦岭之中,想要逃往更安定富庶的江南、巴蜀去。一开始守关的将士并不会为难他们,可关中人口越来越少,关外又都是越来越不听调度的割据藩镇,要不封关朝廷找谁征粮收税去?但是好不容易逃出来的人,又怎么会肯原路回去?走投无路的流民只得四散遁入山林深处,几个胆大的索性扯起大旗占山为王,专靠剪径过往商旅和打劫村舍为生。于是这条原本商旅不绝的有名驿道就这么渐渐荒废,除了山贼时常出没外,再鲜有人迹往来。
声音越来越近,一名为首的高大军官咽了口口水,觉得左肩上的伤又有些隐隐作痛了。这正是大半年前被袭关山贼的流矢所伤,不过当时众贼的脚步声很是杂乱,不像现在这般平缓悠长。他略松了口气,对众人喊道:“啐,听起来不像是那帮天杀的毛贼,全体警戒,准备好响箭随时求援。”接着仍是不太放心,竖起耳朵继续细心听了一会,又小声嘀咕道,“不晓得是哪个憨卵敢一个人闯武关,怕是嫌自己命太长了吧。”说罢,似乎也没那么紧张了,气息也渐渐平缓下来,不自觉中呼吸的频率竟与传来的声音节奏暗暗吻合,不过数十息的功夫,手脚经脉就已觉得微微发胀,浑身力气饱满,也不觉得秋寒沁骨了。
在高大军官的右手边,是个显得还有些稚嫩的新兵,此时仍是浑身绷得僵硬,左手死死攥着张却敌稍弓,好似一旦远处来了贼人便可立即拉弓射杀。突然,那名新兵凑上前来,低声问道:“魏…魏爷,你有没有觉得这声响有点邪乎?刚听起来还在半里地外,怎地眨眼功夫又像飘到跟前一样?来的可别是…鬼吧…”
高大军官回过神来,有点恼怒奇妙的呼吸节奏被打断,低声喝道,“憨娃子净睁眼说瞎话,大白天的能有什么鬼?那边过来的就一个人,你这老鼠胆儿就遭不住了!没卵用的憨货。”接着又对左边的两名士卒招手吩咐道:“石头、猴崽,你们两个赶快下去等着,看一会过来的是什么人。”
才布置妥当没一会功夫,来人就已经在驿道的尽头出现了。
不过让高大军官吃惊的是,来的竟不止一个人,却是三名骑驴的道人。只是三人驾驴落地的步调竟完全一致,难怪远远听去就只像一个人。
高大军官扶着墙垛放眼望去,只见中间为首那名长须道人背负着一柄长剑,看起来倒是有几分神仙气。而身旁两人根本不像道士,若非身上穿着道袍,他定会认为那名面色黑黝、左颊还有道伤疤的壮实大汉是个混世魔王,而另一边那名气度潇洒的年轻人则是位出自名门的公子哥。
但最为让他吃惊的是中间道人身上的紫色道袍,这可是只有被朝廷敕封的得道真人才有资格穿的法袍,而一般这些真人自然都是皇家供奉的道门掌教,绝对是可以直达天庭的大人物呐。他一边小心的揣测着这三人的来路,一边招手吩咐一名士兵赶快向上级禀报,可别怠慢了来客。
待得三名道人悠哉悠哉的行至关前,早有一名士兵上前迎候。查验过关牒之后又询问了几句,便向关上朗声回报道:“报!经查验三人都是终南山少阳派的道长,欲通关前往武当隐仙派观礼两仪会。”
话音还未落定,那名脸上有疤的黑脸道人直提起背后的一个麻袋往关上扔去,一边笑道,“打扰诸位军爷了,我们在路上临时准备了份见面礼,还望军爷们笑纳。”
“嘭”的一声,麻袋精准的落到士兵们脚边,并未扎死的袋口随即松开,咕噜噜滚了几个头颅出来,吓得众人纷纷弹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