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 魏山河出手了 (1 / 3)
郑龙离开以后,换了一个方向,径直向南苑而去,郑龙想去看一下南苑的布防,以及配置。
郑龙知道历史上,南苑有一群学生组成的抗战队伍,这个队伍大概有1500人,最后存活下来的只有不到500人,他们是一群刚刚握枪才半个月时间的学生,但是他们用他们大无畏的精神一直在与日军战斗,最后大部分都站死在了与日军的肉搏之中。
这群学生是招兵招来的,都是受过文化教育的人,招兵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军官,他们的训练营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将军张自忠,但是没想到,这群学生们,会死守南苑,最终大部分站死。
风云恶,陆将沉,狂澜挽转在军人…………
当时,一千多名学生兵,唱的就是这样的战歌,举着大刀冲向敌人的。
为什么举着大刀冲向敌人呢?
因为物资紧张,他们每个人就配备了100发子弹,4颗手L,以及数十把轻型机G枪,打到最后,学生兵们不得不抡起大刀冲锋。
学生兵的浴血抵抗,是日军进攻天津的第一场硬仗,学生们伤亡惨重,但是他们死战不退,正是学生兵的勇敢,才让南苑这块阵地在多保留了半天时间。
学生兵平均年龄也就是20岁左右,他们就是一群少年,他们尚且敢死战不退,这个民族怎么可能会没救呢?
郑龙想到这里,似乎明白了,当年的人民,当年的部位,在武q落后日军那么多的情况下,为什么还会赢的原因找了出来。
因为中华民族的血性是烈的,因为中华民族的反抗无处不在的,哪里有侵略,哪里就有反抗!
想起那段惨烈的历史,郑龙心中不免的有些沉重。
“既然我穿越而来,就不会让这样的悲剧发生!”郑龙呢喃了一句,大步的向南苑走去。
南苑位于**正南,是北京的南大门,也是第29军军部所在地。摊开当时的北平防务图,如果作一个比喻的话,宛平城可以说是北平南方大门的一把锁,卢沟桥是打开这把锁的钥匙,而南苑正是那扇大门的门枢。对于29军而言,即使丢掉宛平,只要南苑没有失守,就相当于门枢还在,北平仍然安全。
因此,卢沟桥事变爆发之后,日军就开始不断向南苑增兵。
郑龙自然知道南苑的重要地位,他更加知道战争开始后,南苑就是战争最惨烈的地方,所以郑龙更加要去南苑考察一下。
片刻后,郑龙站在南苑门口,看着眼前的城楼,郑龙穿越前去过**,也看过南苑,如今的南苑也就是**正南门和未来的相比,更加沧桑一点,也更加严肃一点,因为这里到处都驻扎着士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