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心中惆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心中惆怅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样的,或是为己,或是为民,或是为皇权,或是为良心,都有着不同的打算,想用自己的想法打动别人,或是能给别人带来利益,或是意气相投,但绝不会是一样的,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也。

        曹操来到陈留后这一场战役使得他名声大噪,对于曹操而言这场战役是后怕的,他猜疑过,彷徨过,不过是一场官对贼的小战役,却变成了一场刀山火海的大战役,但他不想去多想,因为他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去完成。

        曹操应邀来到了太守府,此时张邈正悠闲的坐在太守府大堂,细细的品着手中的茶,一副安逸模样,见到曹操来了,满面笑容的起身说道:“孟德,辛苦了,为兄听说你这遭着实凶险,可有损伤啊?”对于曹操来说,在官场也是混迹多年,看惯了尔虞我诈的面目,但总是要在面上过得去的,所以这时也是满面堆笑,压抑着心中的不爽,答道:“谢谢太守大人的关心,操无所损,不知兄邀我前来,所谓大事,是何事啊?”张邈很直接的答道:“现境内黄巾已除,再无忧虑,曾听君说起讨董的想法,故邀君前来商讨。”对于这样开门见山的回答,是出乎曹操意料之外的,但也是张邈高明的地方,用曹操最想要的答案直接堵住了曹操的兴师问罪。

        “我也正有此意想与君商讨。”曹操回道,此时曹操只能将话题继续下去,闹翻脸对于他来说是不明智的,而且要联络其他诸侯必然需要张邈的帮助。

        张邈若有其事的说道:“孟德从洛阳而来,对朝中之事定有见解,愿闻其详。”曹操说道:“自董卓入京以来,排除异己,废少帝挟献帝,培植鹰犬,霍乱宫廷,自称贵无上,谋逆之心展露无疑,朝中多有不满,多次行刺皆告失败,现或只能召集各路诸侯共讨董卓救献帝出此地狱,还天下于汉室。”张邈思考后,说:“孟德,想怎么做?”曹操回答道:“我想和孟卓兄各自联络,联盟各路诸侯前来共同讨贼。”张邈和曹操便开始商量盟军人选,各自拟书发往各郡……

        过了一个多月…………………………

        曹操在军营外山上巡视,看着夕阳西下,独自站在高岗上,随从亲卫都不敢靠近,曹操心中无比的无比感慨,脱口便吟唱着,“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披兮,夫惟捷径以窘步。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不知不觉中似乎眼中有些湿润。

        曹操虽然出身豪门,但摆脱不掉宦官之后的事实,在世人眼中仍为“寒族“。所以曹操从小就对于自己的出身有着一种厌恶,他努力在这社会中挣扎着。亲近士族,年少时还独身闯入宦官张让府中行刺,虽然失败了但这样的举动无非是想和宦官这个词划清界限。但世事弄人,满腔的报国志还未施展就迎来了乱世。

        突然远处传来一个声音,“父亲!”,远处原来是曹昂带着近卫向曹操跑来,曹操突然从沉浸在自己的感慨中醒来,看见从远处过来的曹昂有些兴奋起来。

        “可是收到来信了?”曹操喊道

        这是一个多月来曹操最想知道的问题,他用那期待的眼神看着曹昂向他跑来。

        “不是,是各位叔父见父亲许久没有回营,担心您有危险,叫我来寻你。”曹昂上气不接下气的回答道。

        听到这样的回答本来心中燃起来的希望,忽然之间就掉到了冰点。曹操转过身看着快要落山的太阳,又沉浸在自己思绪当中了。曹昂疑惑的问道:“父亲为何如此忧郁?”

        “昂儿,你知道为父从小的心愿是什么吗?”

        曹昂更疑惑的看着曹操,“我小的时候常和士族子弟一起读书、玩耍,那时候你爷爷在朝中担任太尉,我们家也算是豪门,但你爷爷是宦官的养子,所以我小的时候经常被人说是小阉人,被士族子弟瞧不起,所以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和你爷爷对着干,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有很多人都不看好我,我也毫不在乎,直到有一天,我与几个纨绔相邀去夜探时任司空的乔玄府邸。但不小心被府中护卫抓个正着,被带到了乔公面前,乔公并没有把我交给官府,而是很爱惜的问我未来有什么志向,我感觉突然间有种说不出的感动,所以和乔公说了一些我心中的不公,乔公并没有因为我是宦官之后而看不起我,反而对我说‘命运对你做出了不公,难道你自己就认命了吗?’从那时起我开始钻研学业,亲近士族,想摆脱自己宦官之后的出身,但有些东西是自己无法选择和逃避不了的,后来乔公告诉我‘如果有些东西无法改变,何不去正视?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呢。’又从那时起我就励精图治,在仕途中摸爬滚打,只希望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然而我空有报国志,如今山河破碎,君无庙堂,民无安居。我本以为起义兵反董或可一呼百应,怎奈何人心不古。”曹操视乎对这个时代大失所望的细数着自己的一路坎坷。

        “黄毛,你这个年纪就是我树立志向的年纪,你可有志向?”曹操很跳跃的问话,把坐在身旁的曹昂吓一跳,曹操时常会称呼曹昂为“黄毛”,因为曹昂可能是因为营养不良或者是小时候一场大病吧,生得一头略显偏黄的头发。

        “父亲的志向便是儿的志向。”曹昂一愣,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吾儿怎可没有自己的想法,人生匆匆不过数十载,从今起吾儿要筹划自己的的将来了。”曹操似乎感觉前路有些迷茫了,希望后辈能有所作为。

        “儿谨记父亲教诲”曹昂如得圣旨一般。

        天渐渐的暗了下来,山下营地的火光开始亮了起来,曹操和曹昂在这场思想的交流结束后,就此踏上了归营的路。

        曹操绝不会就此放弃,一时的迷茫对于一个心中坚定,有着远大抱负的人绝不是逃避的借口,更不是梦想的丧钟。天积巨堰必有洪,树续长根为冲天,勾践韩信辛有志,秣马刀兵待归来。其实曹操并没有和曹昂说,乔公还对曹操有过最后的鼓励“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翌日,营地里阵阵军鼓响起,练兵的喊杀声在这山谷中又起,中军账中曹操召集众将士议事。曹操问道:“子孝,现在军中士卒几何?”曹仁答道:“自那次大破黄巾后,我军声威日隆,愿入伍者众,现已两万有三。”又问曹洪“子廉,我军现粮草足否?”答道:“军资尚可,但日久恐有不备。”“你速与张邈交涉,勿使粮饷断绝”又问道“元让,现新入伍者,操练如何?”夏侯惇答道:“士气如虹,皆有战意”此时正议事时,帐外传来传令兵报告:“将军,太守大人遣人来,邀将军去太守府议事,说有故人到访”……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