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劝君莫欺少年穷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6章 劝君莫欺少年穷 (1 / 3)
        【1988年】

        一年又一年,岁月就这样无情无义地“熬”着世人。

        似乎是在人们不经意间,高大粗壮的杨树上就挂满紫红色的“毛毛虫”,好像只一夜之间就生出来的一样。那就是“树狗狗儿”。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树狗狗儿”掉了、杨花飞了、柳絮飘了、榆钱儿黄了,春天就真正地来到了月牙河。

        1988年的春天,强劲的东风彻底把月牙河村吹得绿意盎然了。改革开放的大潮已随着宝茵河奔涌的水流,注入到月牙河村的每一个角落、涤荡着每一个人……

        新年新气象,新春新事多。第一个新鲜事就是——月牙河村首次采用塑料大棚培育水稻秧苗了。

        月牙河村近水楼台先得月,有着宝茵河水的优势,种植水稻的历史相较其他村那可就长了。特别是村里有不少人家是朝鲜族,在水稻种植方面更是得心应手。按理说,地处红楼市区近郊,种植技术应该更先进一些,但事实却不是这样,由于村集体经济没什么积累,向上争取项目的积极性就不高,村民没有经济基础,种地就得过且过了……

        “塑料大棚培育水稻秧苗”算是一项科技创新了。月牙河村具体负责的是朝鲜族农民——朴建东。这一年,他只有十八岁。为啥把这么重要的工作交给一个“孩子”?村干部是不是疯了?肯定不是的。

        当然,消息公布出来后,在村子里还是引起一阵轰动,确实有人不是很理解。确实有人羡慕,并以此教育自己的孩子——

        “你看看人家老朴家的建东,再看看你,真是货比货得扔啊……”

        “他朴建东好,让他给你们当儿子得了!”

        “你小子别拿话激我们。他要真愿意当我们干儿子,我们就不要你啦……”

        于是,月牙河村的青少年之中,对朴建东冷眼相看者越来越多。讽刺之声此起彼伏:

        “黄嘴丫子都没褪净呢,能干了啥?”

        “嘴巴没毛,办事不牢。村里的干部是想打自己脸啊!”

        “这小子,是不是通过他出国的叔叔,打通了关系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