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秋收后征兵开始 遇静静村头话长 (3 / 13)
“爹,菜地里的白菜哪天去收来?”张近泽想起自家菜地,问了一句。
“这个……后天吧,后天收白菜。”张新民想了想说,用手指了下大儿子张远泽,“大平,后天你带上他俩一起去菜地。”
“都在锅屋里说什么,还不来吃饭,山芋汤都凉了。”母亲刘兰景站在堂屋门口朝这边嚷道。
父亲张新民连忙应声:“吃饭吃饭。”
堂屋里的一张旧饭桌上,已经摆着五碗山芋汤,桌子中间放着一大盘辣椒炒豆糁(shen)子。山芋汤就是把山芋洗净后切成块状,然后放到锅里加上清水煮熟。豆糁子就是将黄豆泡发后捣碎后和辣椒一起炒熟。
张新民将手里的煤油灯放在桌子上,抬头看见小四和小五趴在床头的一个小木柜子上看连环画,柜子上也有一盏煤油灯,堂屋里一下子进来这些人,带动了风,只见煤油灯上小小的火苗摇曳着。母亲看出张新民想说什么,于是说:“他俩吃过了。”随手递过来一张煎饼。
张新民夫妻俩有六个子女。去年秋后,大女儿张月玲出嫁到沭河边的后沿村,在张庄东边偏北二十多里。下面是五个儿子,依次是张远泽、张近泽、张山泽、张河泽、张净泽。大名是住在西边隔壁的本家小爷起的,小爷名叫张云义,识文解字,喜好看书。在看到唐朝诗人李颀的一首《望秦川》中的诗句“远近山河净”,突发奇想,于是有了他们兄弟五个的大名。张新民是三代单传,到了他一下子有了五个儿子,人丁兴旺是好事,却也增加了沉重的生活负担。
张新民接过煎饼,先是夹了几筷子辣椒炒豆糁,摊在煎饼里,然后卷起煎饼吃起来。这些天的煎饼是最好吃的那种,用玉米和小麦混合磨成糊糊状烙成的。只在农忙的时候或者在节庆的日子里,刘兰景才会特地烙些细粮煎饼。农村人家,几乎家家都有磨盘,这是生活必需品。张新民家的磨盘就在院子里,靠近西院墙。
张近泽和张山泽没有先吃煎饼。兄弟俩干了半天活有些渴,几乎同时端起碗来喝山芋汤,桌子失去了平衡,歪向了另一边。张近泽忙伸出一只手扶住桌子,避免父亲那边的碗里流出水来。屋里是泥土地面,不够平整。
这是正房堂屋,其实不过是三间草屋。只在地基处能看到有三层青砖,朝上全部是土墙。房顶是稻草铺成,已经三年了也没漏雨。稻草很实用,也没有麦秸金贵,麦秸可以留在冬天给牲口吃,还可以拉到县城造纸厂卖钱。当然了不管是稻草还是麦秸都可以烧锅做饭,草木灰还能做农家肥,重新回归土地。张新民家房子上的稻草是三年前从老丈人家拉来的,老丈人家住在大滩村,离张庄不远。走出村庄,到了杨集公社向西走,过了一座横跨在墨河上的大桥,继续走出四里多地,然后拐弯向北再走一段路就到了大滩村。
小时候,学校放了寒假,张近泽经常和三弟一起走这条路去姥姥家。姥姥一般都会蒸一锅米饭,再炒一小锅红萝卜条。炒萝卜条的时候,姥姥喜欢用姜丝炝锅。张近泽最怕吃姜,每每这个时候,姥姥就会耐心的为这个外孙子挑出姜丝。姥姥所在的村庄大滩村,距离张庄不远,那里地势较低,人均土地也多些,田地里大面积栽种水稻,生活上相对张庄好过得多。
姥姥的娘家在周庄,属于当地望族。姥姥性情温良,宽厚仁和。听姥爷说,当年台儿庄大战后,日本鬼子占领了山东全境。姥姥的娘家树大招风,家族中更有三人参加了当地的抗日武装,无疑成了鬼子们的重点打击目标,很快家道中落,一蹶不振。解放后,政府给予了很好的关照。
张近泽喝着碗里的山芋汤,这是清水煮山芋,锅里没有放一粒米,思绪自然而然的就想起了姥姥家。直到身边的张山泽递过来一张煎饼,这才不再想什么,接过煎饼放在盘子边扒拉几筷子菜在煎饼里,卷起煎饼咬上一大口,很满足的吃起来。
饭后,一家人坐在堂屋里,母亲在煤油灯下纳鞋底,灯已经放在了一张老旧的带抽屉的高脚桌上。这是当年母亲刘兰景陪嫁的东西。张近泽坐在小板凳上,看看父母又看看老三,欲言又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