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 地府之行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肆 地府之行 (1 / 3)
        “城隍庙,那是一座城池中最重要的建筑之一了,对凡俗来说,城隍庙不仅有避灾灭害,求儿祈福的祭祀功能,亦是举办集会,商业贸易的重要场所。于法师仙修看,城隍庙则有着更重要的地位,民间传说中的地府阴司,大多指城隍庙。一座城池,若无城隍庙,就会阴气长聚,阴阳失调,多生疾病,逐渐凋敝。这也是为何兵营要塞,血冲之地,不可久居,久居易病之理。

        兵营要塞,军中血煞之气旺盛,又多有死伤,阴魂相聚。白天,血煞浓郁,冲人肺腑;半夜,鬼气四溢,侵人脏脾。衡儿,你要记住,血煞之气,可冲幽冥,越是军中精锐,百战老兵,身上的血煞之气越重,如果遇到了无法解决的鬼怪,便可前往求助。与幽冥之气相冲的,还有太阳之气,烛照之力,至于浩然正气,丹心侠气,帝皇紫气,国运鼎气,属于守正中庸之力,并无相克。

        关于地府权力划分,如凡世所说的勾魂,灭魔,守卫一方安宁,由武判官负责,转生,收取供奉,审议善恶,则由文判官掌管。至于城隍,阴司主官,则是一地安宁的重要保证。长安城隍,是立六百载的老大人了,与社稷之器相连,见之一定恭敬。喏,前方便是城隍庙了。”

        讲真的,张衡来过城隍庙,也大略能猜到城隍庙与地府有联系,但,从未想过,城隍庙就是地府,也从来不知道,如何,才能进入地府之中,他有些好奇

        “是捏决,还是有人带领?”一个疑问在心底浮现。

        跟随理目,张衡踏入了城隍庙的大门。

        长安城,作为大汉国国都,城隍庙自然修的雄壮伟丽,城隍庙中,大小摊位围着墙摆放,无论是卖饴糖的,沽酒的,套圈的,斗棋的,还是卖丝绸的赌石的,贩马的,相扑的,一应俱全。可以说,整个长安城的大小行当,新鲜事物,这里都有,毫不夸张的说,上至王公贵胄,下至升斗小民,无论是披发左衽,又或是深服广踞,都能在此找到一席之地。

        看着热闹的景象,张衡不由的觉的身后的背篓有些轻,想买一些糖人,玩偶填充一下。

        “不过,想来现在师傅是不让的”张衡这样想着“也是,买些糖葫芦,糖人,被阴气一冲,肯定不好吃。”想想老师那对食物的变态的追求,他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理目带着张衡走进大殿,扭头对稚子说,瞧好了。语罢,朝着城隍雕塑微微拱手,一股阴风便自门外涌入,嘈杂之音迅速消失。

        “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理目问,眼中带着期待。

        “这是老师的考教吗?可是,我没看出来啥啊?”张衡心想,于是,他说道:“老师,弟子愚钝,只觉得一股阴风向外吹过,就已场景变换,是不是有人施展颠阴倒阳之术,便有阴风吹过?”

        “俗子,这都不明白”理目似笑非笑的看着他“我没有问你口诀,我是在问道理,道理,明白?道理就是,凡人,无论如何诚信去拜,也难以入阴司一步,像为师这种真仙,只需一拱手,便立刻有阴司主官来接。所以,身份,决定眼界,决定途径,实力越强,选择越多。明白?”

        “额,明白”张衡只觉得胸中有一口气,想要喷涌而出,但看着理目的脸,他又只得生生憋回。

        就在两人谈话完毕之际,一名白面男子从侧门走出,看相貌,与那殿上泥塑的文判官有九分相似。

        “崔判官”理目打了声招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