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乏·器志·卷一·镇国玉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空乏·器志·卷一·镇国玉龙》
        镇国玉龙,石取传国玺。新时遗缺东南角,以玉镶之。贞观得与唐,禪传七世,寰宗时冯难,西入蜀,遗失于凤翔。

        蜀王建开立国,控鹤军借道凤翔西走,蜀王建不敌,凤翔遭劫掠十三日,玺复出,时控鹤军使王彦章言其不祥,弃于横断山涧。

        后太祖取蜀,一夫人献玺于剑阁,玺东南角金仍在,然西北缺,东北缺,只西南尚完整。

        太祖定国,召景山了尘禅师问天命。

        天命七世一百零八年,玉存国在,玉亡国微。

        又言缺角不详,金镶落尘,乃谏言改换,遂令巧匠细心改琢。

        玉琢七十年,传明武皇帝。明武二年,克复东陆,其土四倍于汉,两倍于唐,晟一时,号大汉帝国,又称新汉。

        明武三年,明武皇帝禅位与其弟,同年同时,玺经巧匠五代雕琢,乃成一玉龙,李斯之字无存,替以荆王亲笔细篆四字“人道承运”。

        玉龙帝得玉龙,以玉龙为年号,传四十年,其间克西北魏国,西梁国,逐东海国复傲来郡,又北置七星连关城,锁北戎,是大功伟业。

        玉龙四十年初,龙城降旱雷,禁崩大殿中,龙断角玉失鳞。玉龙帝诈言失却,召新唐公、国药师议取。后制伪龙流于民间传龙城柳家,查之,引为罪,治,族柳家族,真龙藏于伪龙下,复立禁殿。

        后玉龙帝因毒崩,子承国位方知玉龙已碎,乃取年号玉安。

        玉安十一年,禁殿遭火,失西南一角六十四瓦四大梁,是为景山大案之始。

        玉安十四年,敬王理新唐公府遗物,得其遗书知玉龙之事,欲为柳家平反,然蜀王案发,累其妻,玉安帝族蜀王九族,敬王难免,后虽有庆公主休书豁免一时,终自焚于敬王府中。自此,再无一人知玉龙之事。

        玉安二十一年,玉安帝崩于途,控鹤军南下取得龙城,凌烟阁举火一炬,暴风起,卷火禁城皇宫,玉龙失却。

        承祚元年,六首议定《人道》,一老叟献玉,玉龙只余一角三足七十七鳞片,已不足完整十一,然人道二字尚完整,遂取二字镶为法,存续《人道》典首,原本藏于景山。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