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枚铜印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一枚铜印 (1 / 2)
        “颜简,手边的活儿还剩多少?”

        说话的人看上去约莫六十岁的年纪,头发花白,戴着一副茶色的金丝花镜,两道法令纹颇为深刻,颔下无须,穿着一件略微有些年代感的立领T恤,说话的声音听上去中气十足,迈步进门的步伐也彰显着干练与矫健。

        “常设陈列的除尘工作还差几件没完成,其他倒也没有什么了。”名为颜简的年轻人这样回答。他说话的声音非常轻,与老人洪亮的嗓音形成鲜明对比。倒也不因为性格使然,只是因为他正身着一身白大褂,口罩手套全副武装,坐在工作台前,右手握着一只软毛细刷,如临大敌般正面对着一件青铜的商尊。在老人进来之前,他正非常有节奏地一下一下轻轻掸去这件商尊纹路间微细的浮尘,老人询问后虽然停下了手上的工作,但并没有将目光从这件器物表面的纹理上移开。

        传世的商周青铜器,无论破损还是完整,每一件都是不可多得的珍宝,尤其像这尊青铜商尊一般,能够兼具做工精致纹理细致器型别致铭文雅致这些优点于一身的一件器物,任它放在哪一家地级或者私人博物馆都可以当做镇馆之宝了。但偏偏在这工作台上还有几件完全不输于它的商周青铜器,有的器型更大,有的纹路更繁复,使得这件商尊虽然不能说黯然失色,但也不在那么耀眼夺目。

        毕竟这里是故宫博物院,西三所。

        无论是游客还是故宫工作人员的眼中,西三所永远是故宫博物院里最忙碌也最神秘的一处所在。随着故宫的逐渐开放,越来越多鲜为人知的宫殿和建筑逐渐走入游客的视野——尽管大多数遭围观打卡的未开放的宫殿从二十年前的漱芳斋变成了如今的延禧宫。西三所,正式一点的称呼是“故宫文保科技部”,或者大众更喜欢的另一个名字“文物医院”,也随之在公众眼中逐渐褪去了迷雾。

        颜简就是文保科技部的一名工作人员,隶属青铜组,在某部知名不具的纪录片的加持下,大学毕业后的颜简可以说是毅然决然地来到这里应聘,所幸本科时候读的是沾点边的专业,颜简从同期跟风而来的数万名应聘者中脱颖而出,今年已经是在这里工作的第三个年头了。在上个世纪老一辈修复工匠的精诚努力之下,故宫大部分青铜器已经完成了修复,所以现如今青铜组的工作,大多都是对故宫现藏的金属器物进行定期养护,但偶尔也会有地方博物馆送来难以修复的破损残器寻求帮助,这些残器大多是近些年新出土的,其中甚至有碎成拼图一样的物件儿,散碎的程度基本取决于农民伯伯耪地用的锄头的材质,以及倒斗的那帮人下地时候使用炸药的当量。

        一年前,从南京送来了一批残损的青铜器——之所以说是一批,是因为这些青铜器已经碎得看不出本来的器型,看不出原本的器物是几件了,抢救性发掘的工作人员只能把现场所有能找到的碎片都收集起来,大大小小的碎片共计编号两千多件,一并送过来。原本这种碎成“千年积木”一样的残片要消耗老师傅们大半生的精力去修复,即使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辅助,也要花费数年的时间。颜简用了七个月的时间,初步修复的成果已经出来了,开创性的分析思路令带他的吴巽芳师傅和刘练教授叹为观止,其中“根据爆炸反应产物在器物表面分布来还原爆炸应力面”的方法给出了最初的修复蓝本,帮助工作组定位了三个器型与其各自的修复方向,随后又跟朋友一起开发了一款基于3D建模的软件,录入碎片的外观和质量,辅以每个断面的光泽度参数,可以给出误差最小的几种拼接方式。在这期间甚至发表了一篇名为《关于盗墓者盗墓过程中报复性毁坏文物心理因素浅析》的论文。修复中还遇到过一些模棱两可的情况,整个修复工作组产生意见分歧,支持的人数还相当接近——团队人数并不多,算上颜简也才五个人,多数时候都只是是吴师傅和刘教授两个人意见不同罢了,这些时候也都是颜简提出了一些摆机灵的方法,用事实让两个倔老头无言以为。用吴师傅的话讲,这就是“天赋灵感”,别人学不来,但刘教授就是要唱反调,说这是“专业素养过硬工作水到渠成”。总之,在圈子里,颜简算是初有小名了。

        喊颜简的精神矍铄的老爷子正是刘练刘教授,看上去是六十出头,其实到年底就七十岁了,精神头完全不输小伙子,其实十年前就该退休了,但他一直威逼利诱故宫博物院的双院长,返聘自己长达十年。明明是个干练的名字,配合姓氏听上去又有那么几分婉约。因为是个爱玩爱闹的老爷子,最喜欢的是跟老伙计吴师傅拌嘴唱反调以及跟着小辈儿们一起出去爬山,藏不住事儿又心直口快,喜怒皆形于色,高兴就开怀大笑,生气就破口大骂,表情之丰富完全不像个古稀的老头儿,也正是因此才有了两道深刻的法令纹,少见的不说话的时候反而给人一种严肃的错觉。许是年初时候老伙计吴师傅伤病修养的缘故,刘教授这半年安静了许多,也不太跟小辈儿们玩闹了。

        刘教授走到近前,放低了点声音说:“先放一放吧,蒯主任那边有个急茬儿,让你抽空过去一趟。”

        “又来新活儿了吗?”颜简放下刷子,一扭身从转椅上站了起来。

        “具体的还没跟我透露,蒯主任只是一个电话过来让我带你过去。”

        “跟您还要保密,老蒯学能耐了啊。”颜简摘下口罩,露出年轻的脸庞。

        “别学得这么没大没小的,蒯主任是你领导,工作的时候最起码的尊重还是要有的。”刘教授瞪了颜简一眼。早先蒯主任还只是书画组组长的时候也时常来青铜组串门,老蒯的称呼最早是吴师傅叫开的,而如今的老蒯机缘巧合已经升调成了文保科技部的总负责人,哪怕蒯主任一直说以刘教授的年龄和资历哪怕叫自己“小蒯”都没什么不妥,刘教授还是坚持用更加正式的称呼。

        “那还等什么,别让老……别让蒯主任再等了呗。”颜简在刘教授的目光下硬生生改了口。又对坐在一旁从始至终沉默不语的另一个年轻人说:“季师兄,能麻烦帮我收个尾不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