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家人(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 家人(二)
        吃饭是个大事,李之重奶奶和父亲是重点照顾对象,老太太总是第一个端碗的,碗总是满满的,烩菜里如有点粉条豆腐,总要在舀好菜后再另夹点放在上面,一家人吃二莜面(高粱面为主材,不好吃,有点喇嗓子)要给老太太蒸一绺莜面(纯莜麦,入口爽滑);吃窝头的时候,给奶奶蒸一块儿蒸饼。

        奶奶惜福,知道家人照顾,吃点好的总要剩点,乘李之重大姐或大哥不注意,闪住(快速地)给他们倒在碗里,或许也有默契,但别人没有这个福气,那是前十**了,李之重也是听家里人说的,不过作为老二默默地为二姐鸣不平,老二没理了?吃不饱是常态,比如本地人常说“莜面吃个半饱饱,一喝开水正好好。”乐观中透着辛酸。

        关于第一碗还有个笑话,话说一家人不孝,一个寡奶分家独过,一日其家羊中毒而死,扔了可惜,一锅炖好,又没人敢吃,聪明孙辈给其母出主意“奶奶!”两个字点醒梦中人,遂谴人给老太太送了一碗,老太太见肉欣喜,几口吃下,家人观察一会儿,确认没事,一起大快朵颐,待老太太再要时,告之曰:“没了。”

        及至下午,由于老太太久未沾大荤,一时肠胃不时,腹泻不止,这可吓坏了一干孝子贤孙,也不管老太太,集中去公社卫生院洗胃,折腾良久,肥皂水喝了不少,肉也白吃了,直至院长回归问明情况,佐照一干人等表现,得出不是中毒的结论,一时传为笑谈。

        李凤凤,李之重大姐,肤白秀气,已婚,育有两个孩子,本村做媳妇,李之重前班主任。闺女比李之重小一岁,叫徐林瑞,今年上一年级,肯定是她妈教,想想这个外甥够可怜的,家里遭受母亲的摧残还不够,还要到学校继续被虐。儿子徐林峰,两三岁,大姐和姐夫都属兔,儿子也属兔,现由家里老人看管。

        姐夫徐荣昌,独子,高中毕业,家境不错,关键形象也不错,大姐属意人家,媒人撮合而成。姐夫在大青山沟里社办(公社办的)煤窑干活,比农业社地里刨食强点。

        李二凤就是二姐了,大眼短发圆脸有腮红,英姿飒爽型,初中毕业,原来在苏木农业中学任职,党员。口肯板升嘎查(村)是沙尔沁苏木(公社)驻地,有社办农业中学一所,吸纳全苏木适龄初高中生,三年初中,两年高中,住校生和跑校生各占一半。

        去年(七七年)李之重大哥高中毕业回村,几个同村有关系的高中同学都在学校教了书,就他无所事事,心情郁闷,可现实是家里已经有两个老师了,仗义的二姐于心不忍,让出了自己的职位,回到村里就任妇女主任,没想到李之重大哥没做几天老师当年就考了出去,浪费了二姐一次机会。

        李二凤嫁了本村一个志愿兵,同班同学,结婚不久,没有孩子,也是自己愿意。二姐夫齐鹏举,身体壮硕,仪表堂堂,惜性情绵软,长子,下有三个弟弟一个妹妹,其父专精赌业,号称四个媳妇彩礼都是赢回来的。

        李之重的老娘多年以后和他私聊,说聘了两闺女一分彩礼没收到还贴点,又讲到两个姐夫,说得亏是两个姐姐自己愿意,要是他们做主聘给了别人,她会不会被埋怨死,隐隐中一丝庆幸,一丝后怕。

        李拴拴是李之重大哥,头大肤白,大名李子恒,李氏三代长孙,他的到来把一个坚强的守寡三十多年的老祖母哭的吸吸塔塔的,终于有后了,李凤凤和李拴拴是老太太的眼珠子。李子恒幼时体弱,本来在他和李之重中间有个闺女,为让李子恒吃加奶(二次母乳),生下就送人了。名字是跟着远方叔伯哥起的,有拉住,拴住,逮住,到他这就成了拴拴,都有留住不走之意,可见李系这一支人门不旺。

        李子恒去年十二月参加高考,是恢复高考第一批考生,77年的考试分文理两类。文科考试科目:政治、语文、数学、史地。理科考试科目:政治、语文、数学、理化。报考外语专业的加试外语。李子恒是文科,五门课程总分四百,录取线一百七,他考了二百一十多,这可把一家人高兴坏了,在奶奶的强烈要求下,上坟祭祖,以告先人。现就读于NMG师范大学中文系,已是二年级学生了,其实一年级就念了半年,开学刚走。

        李小拴,小李之重两岁,暂没上学,按照李之重老娘的想法,哪怕早一年,打发到他大姐哪里看着,省的操心,这也是当时很多家长送孩子读书的原因。李小凤又比李小拴小两岁,在奶奶怀里撒娇中,她是最小的一个。兄弟姊妹六个,都是在奶奶的怀里长大的。

        李德财兄弟姊妹五个,大哥李德章分开另过,二哥跟上傅长官(傅作义)去打RB人,一去无回,关于傅长官这个称呼,源于同村几个国军退役军人的口头语,敬畏之情溢于言表。两个妹妹李桂花、李梅梅邻村做媳妇。

        马玉仁兄弟姊妹四个,她是老大,她前面夭折了两个,所以特别金贵,他姥爷懂易经堪阴阳,认为她的生日不好,把她的生日从腊月二十五改为腊月二十六。每年马玉仁生日,老人步行二十多里地,冒雪(那个年代冬天雪多而大)背个圐圙(这里指的是用白面蒸制圆圈型花馍,给孩子套头用,也有留住不走之意),整整过了十二个生日,直到“圆锁”。午饭过后还要步行回去,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本地人讲究圆锁,孩子十二岁生日这天要摘掉百岁岁时(出生一百天)佩戴的长命锁,意为向着成人成才的方向发展,这个礼节仪式亦称“圆锁礼”或“开锁”,要大宴宾客。这也只有长子和长女才能享受的待遇,其他孩子再过的“圆锁礼”会被笑话的,认为是敛财行为。

        马玉仁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妹妹最小,大弟弟马耀宗,本村务农,幼时出水痘脸上落疤,忠厚老实,言辞风趣。邻村相亲归来,人问结果咋样,答:“一多半的拿手(成功)了,”解释道“我同意了,媒人同意了,一般还多。”两千年左右,时任村长好色,两小脚老妪扭捏前行,马耀宗问:“干啥去?”答:“找村长办低保去。”应:“来晚了,早来五十年,到就办了。”

        二弟弟马耀祖,形象帅气,社办工厂任厂长,原是口肯板升村书记,党员,初中文化,能写会算,交游甚广,好酒擅饮,及至八十多岁每日一斤不在话下,包钢当过工人,六二年回村。妹妹马玉梅,在十几里地外乡做媳妇,性格开朗,好嬉闹。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