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 (1 / 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 (1 / 8)
        熏得发黑的墙体和松树杆做的屋顶,垂直地席卷了半个厨房的色彩,半人高的土灶台盖着凹陷了的锅盖,两只外壁有油烟内壁有青苔的白色桶底,一层浅浅的水泛着油光。一个长把的铝瓢突出桶外,矮脚的四角柜上放着几个老式缺口的碗和半袋盐,墙上的篾箩覆满了灰尘,一个半径三十公分左右的火盆里,草木灰杂着焦黑的包谷球,约十厘米长的三脚架铺在中间,一口锯齿边的铁锅在架子上孤寂地萧索着,锅底下一个漆黑的铁油茶罐,墙角的大半口袋洋芋无奈地靠着生硬的墙壁。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前线去!”被晒得焦灼的灰尘,在远去的摩托车轰鸣声中,肆无忌惮的叫嚣着、撕扯着、依附着,“到前线去——前线去——去——”,在黎铭还有一丝清明的时候,他的耳膜就只震颤着一个声音。父亲的笔记本还在背包里,半个世纪,两代人对西部生活一眼可见的贫瘠和感触,其实没有大的改变。

        左边的山坡和右侧的房屋裹着一条坑洼不平棕黄色的土路,兀自折断在墙角处,路和墙一个颜色,像泼出去的颜料随意划出的折面,颜色单调而素净。三角石和马粪零星地散落在路旁,一只深黑色的老母鸡带着七八只小鸡仔在路中间悠闲地啄着,不时抬头侧耳听着久已习惯的车辆轧过路面的声音。枯萎的杂草望着湛蓝的天空,呆滞的眼神没有思绪,却有期许。天空和三月的渤海一样,蓝得纯粹而真诚。遒劲的树枝和几个挂在树上的红透了的柿子,描摹了萧索的村庄不一样的新意。

        想象了很多遍的场景,都不及一眼的凌乱。说不出来那是什么感觉,比慌乱多一丝宁静,比惆怅多一些怜悯,比忐忑多一缕期待。像误闯入尘封的历史,窥见了遗落的秘密,惊惶不安又充满好奇。

        土路,久远到记忆都已经灰白的场景,遥远的岁月突然呈现在眼前,自己有多长时间没有回到外婆等待的那个村庄了,可那也早已铺就了青石板,外面的世界日新月异,这里还沿袭着光阴的故事,如果整片山岭被历史封存,可轮转的四季还生存着岭间多彩的生命。来不及感慨,一个飞来的化肥口袋砸落了黎铭手中来不及拍照的手机。

        黎铭弯腰捡起手机,扎住边缘的口袋里有什么东西蠕动着,这种无声的挣扎让黎铭有些欣喜。

        “快让开,快让开,欸——欸——欸,快让开,刹不住了!”略有些高原反应的眩晕中,黎铭愣了几秒才反应过来类似湖湘一带口音方言的意思。还来不及作出身体指令,一个孩子从背后推倒了黎铭,猝不及防,两个人就斜趴在路中间。挨着马粪的手掌有些灼热,黎铭一丝不苟的袖口有些污渍,看着滑出两米的手机,黎铭感觉自己的头晕得更厉害了。他想着如果这样的场景被几个兄弟看见,那得吐槽多长时间,想着那些脸庞,黎铭越想越远。身旁爬起的孩子拉起黎铭,白色的衬衣上又多了几个灰褐的手印。

        孩子又跳着把手机捡了过来,好在没摔坏。

        “小哥哥,对不起,还好没摔坏!”称呼和表情都取悦了黎铭。

        打量着面前齐腰的孩子,八九岁年纪,破旧的毛衣上沾满了鬼针刺,黝黑的脸庞匀着菜绿,这个时代还有营养不良的孩子,黎铭有些难以理解。

        “你叫什么名字呀?”黎铭蹲下,看着略显局促的孩子。

        “毕小明,13岁,读四年级,家在崀南,家中4人,还有个弟弟毕小荣。”眨着眼睛毕小明表现出一副聪明的模样,“我想着你会问,又觉得你有点呆,所以都说了。”黎铭还是有点愕然。

        “小叔叔,你是摔伤了智商吗?我都介绍完了,你不说吗?”

        黎铭的内心不平静了,在这山石无语的穷乡僻壤,还好,至少还有人可以交流。黎铭对毕小明伸出手,看着他不明所以,拉过他的右手,握在掌心里,轻轻地摇了两下,感觉孩子手心里的茧,不觉心疼起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