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3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 (3 / 6)
        “百年大计,质量为本。”

        李志说这画面让我想起沿海,那沸腾的建筑场面漫到我们家乡了。

        “这是一个开端,”女人说,“据内部消息,几年之后规划实现,这里将是一个集工业、旅游于一体的城市。那时候我们家乡远看像园林,近看是工厂的繁荣景象。”

        李志高兴地说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后面的声音透出兴奋。“看见那巨大建筑群吗?它占地数十公顷,竣工后将成为一所综合性大学。群山下面的巨大宝藏等待开采,许多化工企业、集团公司会把它提炼成价格不菲的产品销往国内外,还有许多待字闺中、令人神往的山水风光,洒满民族风情的苗寨······”

        是啊,这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一旦发掘出来必能焕发绚丽光芒。李志非常高兴,眺望那绵延无尽的滴翠群山,那蓬蓬勃勃的绿意就像日新月异的家乡一样处处充满生机、活力。

        农历四月是庄稼人最繁忙的季节。隔年播种的油菜、麦子已经成熟,收割后得马上把土犁好栽上苕秧。清明前后撒在地里的稻种长成分蕊几片的秧苗,已到移栽时节,连日来庄稼人莫不早出晚归,注水犁田,汗水浸透了衣裳。

        一连几天,兴国赶着牛扛起农具在责任田里先纵后横转圈子,从日出开始到落日依山终于犁通第一道,只需再犁、耙一次就可以插秧了。这种极耗体力的农活因为去年没有在家而避过,如今骤然高强度劳作竟然如此累人,周身好似散了架,特别这双腿,沉重得走路都很艰难。晚上睡觉不知翻身,早晨起床还得母亲催促;几天后终于结束放心大睡。基于这种心理太阳升到山顶兴国仍在赖床。老人没讲什么,默默煮好猪潲,办成早饭捡起兴国换下、溅满泥水的衣裤去洗。回来时儿子已把饭菜摆在桌上,猪,已喂好了。

        兴国找来大海碗,饭菜混杂的有些吓人。右手端晚,左手拿本杂志边走边用脚尖将板凳轻轻踢挨墙壁坐下。左手翻开搁在膝头上的杂志,右手拿着筷子有一下没一下伸向夹在大腿中的海碗。有时满嘴是菜,有时筷头含在嘴里滋滋有声;双眼目不斜视只在书页间移动,此情此景简直物我两忘。

        这痴呆状老人司空见惯,有时儿子会猛不丁开怀大笑,有时又发觉他的眼睛满是泪水。所幸儿子虽是一个书呆子(别人称呼),又不像得那病(老人管它叫书痨病)样子。唉,看书虽然不是坏事,但看到如痴如醉的程度也让人不放心啊。

        看了一会兴国取笔记本摘抄一下。“看都不行,还要抄下来吗?”

        兴国点点头。

        老人好像明白过来,“肯定书上讲的话好,你记下来有用。”

        “嗯,有用。”兴国和上笔记本又取字典翻查一阵。老人许是受到感染,问儿子这本书叫什么名字,里面讲些什么故事,兴国给娘一一作了回答。末了对娘说我看书的时候你少讲点话,讲多了会扰乱我心神的。

        “好、好,不讲了。”老人明白犯了儿子看书的忌,就闷声不响地吃着,既然儿子不喜欢讲话,顺他意行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