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七 (4 / 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六十七 (4 / 8)
        “嗯。”

        “第二,在翠苑和古荡周边都是江南城的顶级大学,顶级小学,顶级初中和高中,这是事实。但这些顶级学区住的都是顶级大学的老师,他们的孩子都在这些顶级小学,初中,高中的学校里读书。换句话说,孩子在那里读书不是拼爹就是拼娘,我们孩子即使有机会去了,这样读书压力太大,没有什么意义。”

        “嗯,有道理。”

        “第三,翠苑和古荡那里生活环境好,社区面积广大,但是出门就是车来车往的马路。除了马路还是马路,走路都要看着车躲。这样的生活环境远不如我们机场镇新建造的大型居住楼盘,里面的房子户型很大,关键是绿化面积非常高,绿树成荫,楼宇间距大,住着远远比翠苑和古荡里舒服多了,而且价格更是便宜几倍。”

        云平听后,如醍醐灌顶。他觉得娇娇说的很对,很现实。最近江南城最顶级大学有位网红教授,他祖籍就是茶县人,后来去了西南地区,他就直言不讳说“江南城顶级大学里的校风和涵养比国家最顶级的大学都要高得多,即使这样每年在江南城顶级大学里都有一部分大学生因为和以前在中小学时落差大,思想上发生了很多不可思议的变化。”这让云平听出了弦内之音。就跟云平所在的作家群一样,在外人眼里一定都是品德修养内涵高的人。事实上并不是这样。这跟人们看待问题的固定思维有关系。总把好的都往好的想,把差的都往差的看。事实上,哪里都有好人好事,哪里也有坏蛋丑事,只是占的比例不同。

        于是云平说道:“那这么说,住在缘起湖边就没有什么意思了。”

        “也不能都这么说。你说去缘起湖边住就是为了感受缘起湖的辐射幸福感和给孩子们找个读书的好环境。这话是对的。我们头一回去缘起湖边看学区房的步行街广场那边就不错。从步行街广场步行五百米就到缘起湖边的柳浪闻莺公园看缘起湖的水,闻缘起湖空气里飘浮的花香,而且步行街广场步行几分钟就可到著名历史文化街,同时步行街的西端与缘起湖边柳浪闻莺公园相接,东端与另一个著名的历史文化步行街古都御街相连。在步行街广场周边孩子上学,步行就可以到江南城不错的小学初中,关键这些都是步行就可以轻松到达的,无论是历史文化街还是古都御街还是步行街广场以及柳浪闻莺公园都是规章制度明确禁止车来车往的地方。没有车来车往,这才是真正幸福的缘起湖边上的生活区。”

        云平听后觉得娇娇说的实在是道理而且自己在机场镇家门口已经开通的地铁7号线的终点站就是缘起湖边步行街广场。在停车位如此紧张的缘起湖边的小区里,完全可以方便地趁地铁来往缘起湖边的步行街广场和机场镇之间。于是他说道:“是呀,开始时我也是这么考虑的,后来我是看翠苑学区那边都是江南城顶级大学和顶级小学中学汇集才喜欢上那里的。想想也是,就是世上许多顶级大学毕业生,后来也很多是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孩子的教育是很重要,能在优秀学校上学就可以,不必强求上顶级学校,事物都是没有完美无缺的。虽然步行街广场周边没有顶级学校,国家美院除外,但给孩子上的江南城一流小学和中学还是大把存在,这已经够了,关键是在缘起湖边的步行街广场这边小区里生活,都可以用步行来解决上学,逛步行街,上缘起湖甚至去一流医院都可以步行。幸福城市生活的五大要素:居住、上学、工作、步行街、医院都能在一个步行解决,无需车来车往。这才是真正城市生活的王道。”

        娇娇接声道:“嗯,虽然缘起湖边步行街广场一带小区房子旧,绿化少,那是本身它们就是老小区。这妨碍不了,住在那里的人们,每天悠闲地逛缘起湖,看千鹤山,遛步行街。这样的生活文化才是最重要的。”

        云平道:“那等这次疫情过去了。我们再去缘起湖边的步行街广场一带看房子吧。上次我们在步行街广场旁边的后市街小区看了几家,有几套小房的楼层和房子结构走向还是非常不错的。”

        “嗯,那边我喜欢走。不仅可以观千鹤山绿树红花,赏缘起湖水,特别是喜欢逛那纯正的历史文化步行街和古都御街,确实非常幽美。”

        机场镇门口7号地铁已经开通了,因为疫情防控,全国各级公路包括飞机、轮船、高铁、城市交通全部停摆。全国各行各业除了疫情防控物质用品外,全部停工停厂,除了抗疫人员外,其他人一律呆在家里听候指示。云平在家里也是一次次接到“平淡无奇”公司延迟再延迟开工的通知。疫情严峻超乎了人们的想象,对国家经济更是带来了史无前例的重创。

        不过,马布里一直在“平淡无奇”公司群里喊着要回公司的宿舍房间住,因为他无家可归。他不能回老家原北省,因为全国的交通全部停摆,他又不愿意呆在丈母娘家里受气。实在没有办法了,公司只得同意马布里回公司宿舍房间里去住。或许云平才最理解马布里,即使马布里脸皮这么厚的人,长期寄人屋檐下那心酸的滋味真的很不好受。

        居家办公,居家学习,网上办事,成了当前唯一可操作办法,这得感谢智能网络科技的普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