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 身世与抉择 (1 / 2)
“其实,汝并非吾小妾所生之庶子,而是前大将军之孙,窦辅。”胡腾终于忍不住,将当**情告诉了胡辅。
听到胡腾的话,胡辅,也就是窦辅,沉默了一下,然后抬头看向胡腾:“大人,儿其实一直都知道。当年有幸受大人庇护,不但逃出洛阳,免遭宦官毒手,更抚养儿十有六年,儿心中其实一直都认为自己就是胡家的庶子。”
救命之恩,抚养之恩,窦辅从没有忘记。不过如今窦氏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显赫的存在,胡腾身体康健,为何突然提起此事?
“吾听侍御史袁绍说,汝今日已经见过天子和张让了?”胡腾问道。
袁绍清晨入宫时,应凉州从事韩遂的请求,曾递交文书至尚书台。有关凉州羌、氐、月氏等胡族的日常事务,是由他这个客曹尚书负责的。下午宫门关闭之前,袁绍又在尚书台外等候胡腾,询问相关事务的处置,一老一少于是一起步行出了南宫。胡腾就是在这时候听袁绍说,窦辅今日被天子召见考核,并且还戳破了小黄门左丰污蔑卢植的谎言,彼时张让也在旁边。
窦辅点点头,将今天发生在北宫的事,详细地告诉了胡腾。
胡腾不由得紧张起来,在尚书台的两月里,他深入了解到如今的朝中形势。党锢禁令虽然解除,仍然有以张让为首的十二位中常侍仍然把持朝政,作威作福。其他人资历尚浅,但张让和赵忠当年参与了迫害窦武,他们如果知道了“胡辅”实际是窦辅,一定不会放过这条“漏网之鱼”,胡腾死后,又该如何面对亦师亦长的窦武?
自己将窦辅带到洛阳,到底是对是错?又该怎样为他恢复本姓?
窦辅见胡腾沉默不语,也猜到了自己这位养父的想法,但他并不觉得来到洛阳是错的。既然已经被举荐为孝廉,走上了出仕的道路,哪里还能回头呢?不管是外戚,还是被污蔑为“钩党”“结党”的士人,都与宦官是对立关系,避无可避。
“大人,儿读《诗经》曾经读到这样一句,莘莘征夫,每怀靡及。《鲁诗》说,起早贪晚地干,还恐怕达不到目的,何况贪图安逸,将怎么达到呢?如果人根本不想达到,岂能达到吗?
十常侍弄权,残害忠良,身陷牢笼甚至惨遭杀害的岂止窦氏子孙?袁、杨、张等诸氏子弟,难道就能够幸免了吗?
儿已被举荐孝廉,做了郎官,就已经是士人的身份了。士人隐居时,就像父亲一样读书耕作,修身养性;出仕为官,就为天子分忧、牧守百姓。其他的事情,大可不必考虑。”
胡腾叹了口气,也只能如此了。他决定明日去尚书台时,到吏曹尚书梁鹄那里打探一下消息,看看地方上有没有官员空缺,只盼望能早日为窦辅谋一个在洛阳之外的差事,无论是主官还是小吏,都比在洛阳安全得多。他确实老了,不再是当年那个直面强权也毫不畏惧的硬骨头。
不过还没等胡腾询问出消息,第二天,休沐在家的袁绍派人上门送来请柬,邀请窦辅到太学一起临摹碑文。细心的袁绍,甚至还准备了两辆装饰精美的马车,派了两个仆人,一个送老尚书胡腾去尚书台,另一个驾车载着窦辅与袁绍会合,再一起去到太学。
“绍前日在大将军府,听桂阳归来的王公所言,胡君学的是《鲁诗》?”袁绍看着车窗外的街市,和窦辅聊起了太学门外刻于石碑上的儒家七经。窦辅主要学的是《鲁诗》,对其他各经并不精通。而袁绍继承家学,主修《易经》流派中的孟喜、京房之易,对其他几门经学也颇有了解。这一流派以奇偶之数和八卦所象征的物象解释《周易》经传文,同时讲卦气说,并继承今文经学的传统,利用《周易》讲灾变。因此一路上大部分时间都是袁绍在说,窦辅只是听着,偶尔回应几句。
仆役驾驶着马车缓缓驶出洛阳城。袁绍从车窗看出去,见马车离城门越来越远,便吩咐仆役变更方向,来到了洛水边的一处僻静之地。窦辅感到奇怪,不是说好要去太学吗?袁绍却拉着他下车,沿着河岸走了数十步,又回头看了看距离,确定过仆役听不到他们讲话才停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