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章 各奔前程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12章 各奔前程 (2 / 3)
        钻前公司1人:尚军。

        生活公司2人:李霞、王慧君。

        机械制造厂12人:岳增光、王栋、韩凌、崔卫东、周鑫、刘振业、李志刚、于文君、王城、丁兆业、刘沛东、魏新民。

        钻机制造厂25人:张长江、董建平、李连伟、周建民、洪杰、朱建忠、赵德华、张力、欧爱军、王勐、丁新军、李先行、张黎明、胡学凯、杨威、张海平、王中华、孟德高、徐建军、马鸣、简捷、李建红、方黎明、韩东、张永辉。

        石油专用管制造厂3人:潘峰、孙茂强、张汝辉。

        但这个名单,没有已经在实业集团到岗的杨建成。

        一阵嗡嗡的议论声过后,大家简单告别,分头准备。

        所有人,虽然已经经历了一周的安全培训,但他们之间并不熟悉,更多的只是混了个面熟。本来还想再临走的时候,大家相约找个合适的时间一起吃顿饭,但看现在的阵势,一起聚餐的机会是没有了。

        等一百多号人集中到运输公司停车场的时候,大家猜发现,来自各分子公司的几十辆工程车、皮卡车等已经等候在那里。

        十几辆车、一百多个新入职的大学生、前来接人的各单位主管人员,密密麻麻的挤满了停车场。

        在当时,油田各二级单位属于处级级别,各单位两位正职,配置的是启迪100之类的专车,其他副处以下,配置的几乎是清一色的桑坦纳等车辆,油田前线作业单位,全部是工程车、皮卡车的天下。

        没有欢迎或者欢送的场景,在这个几乎静谧的早上,分到各单位的大学生,跟随各自单位的人员和车辆,奔赴新的工作岗位。

        从此以后,他们分道扬镳各奔前程。

        东州市是一个八十年代刚设立的地级市,设立的原因就是因为渤海油田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整个东州市人口不过150万,而渤海油田的职工和家属就有50多万,超过东州市整个人口总和的三分之一。油田职工,都是从五六十年代开始,陆续从玉门油田、长庆油田等赶赴这里参加油田会战的。然后扎根在这里,奉献在这里。

        作为中国第二大油田,渤海油田完全地展示了油田工作和生活的特性。根据油田钻井、采油、油建等油田作业需要,哪里有油区,哪里就建设一个作业基地,相关单位便在这里建立一个或大或小的社区。盖办公楼,盖住宅区,盖医院,盖学校,修路,配套专业的生活和工作设施,修建作业区、住宅区、医院、学校,附近办公和作业人员便在这里上班、生活和学习。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下来,每一个作业基地都形成了一个具有相当规模并且生活便捷的社区。

        这样的油田社区,渤海油田一共有50多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