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章 侍中徐统跟少年王猛约定“忘年交” (1 / 2)
二人回到城内,走进了一家面馆。尚未到吃饭的时间,馆内无人。落座之后,徐统也不问少年是否需要进食,直接点了两碗大锅羊汤。
少年接着刚才的话题说:“那对铜驼相传由汉武帝敕令铸造,以此彰显他经营西域、开辟丝路的霸业,所以有意铸成似马非马、似驼非驼的形状。此物最初安放在长安,魏明帝时运至洛阳,如今又流落至邺下。”
徐统注视着这少年,手拈长须,点着头说:“不错,老夫适才正是有感于物是人非。”
“何止这对铜驼呢?”少年又说,“刚才看见那翁仲像,小人也是觉得可悲又可笑。这翁仲相传是秦朝的一员大将,身躯伟岸,异于常人,又精通武略,将兵守狄道(今甘肃临洮县地带)时曾威震匈奴。他死后,秦始皇下令仿照其形状铸成铜人。据说当年匈奴人来咸阳,远远望见这铜像还以为是真翁仲,吓得不敢近前。如今倒好,被胡人搬来当作摆设。世事沧桑,居然至此!”
“死诸葛吓走生仲达之类的传言,并不可信。”徐统往四周扫视了一下,低声地提醒少年:“你该知晓,本朝讳言‘胡’字,作为国忌,课以重刑。以后说话需留意。”
少年感激地点了点头。
后赵禁言“胡”字,将它列为“国忌”,犯禁者腰斩、弃市。为此还改了不少物品的名称,例如吃的“胡饼”被改称“麻饼”、“烧饼”,就连由张骞从西域带回来的“胡瓜”,也被改名“黄瓜”。
徐统又说:“至于翁仲像,有多个说法呢。铜铸的翁仲始见于秦汉,系胡装胡相……”察觉自己也犯了禁,徐统停顿了一下,“相传它是匈奴人用来祭天的神像。秦皇汉武铜铸此像,置于殿亭之前,并无翁仲之名,本意当为以夷狄作守卫。及至后汉,方有翁仲之名,又有了石翁仲,其形已演变成汉人,成了置于王公贵族墓前神道两侧的护卫。还有,秦皇一统天下,收天下兵器铸成十二金人,如今也有人将这金人跟翁仲像混为一谈呢!”
听完徐统的缕析,少年赧然一笑。他看出了对面这位老者有着满肚子学问,而自己刚才却在班门弄斧。
“那对铜驼所含寓意,想必你已有领悟。”说到这里,徐统的神情变得凝重起来,“老夫适才虽有所感慨,不过话说回来,给它们找个新家,也未尝不是好事情……”
少年听着,若有所思。
看见店小二端来了两碗冒着热气的羊汤,徐统招呼少年:“你趁热吃吧。”
这少年看来已是饥饿难当,未作推让,埋头就吃,边吃边问:“先生也是汉人吧?”
“当然。你可否报个姓名呢?”
“小人姓王名猛,今年十二岁,祖籍北海剧县(今山东寿光县地带),父母已亡故,现在邺下靠贩卖畚箕度日。”
“果然是个苦娃子!”徐统心里想。他更加好奇,用问询的口气说:“看来你读书倒是不少呢。”
“如今哪里还有书读呢!住处旁边有家私学,小人一有空就站在外边听讲,好心的老塾师便于闲暇之时教小人识了些字,小人又向他讨要一些书看。”王猛回答。
转眼间一碗羊汤就被这王猛一扫而光。徐统将自己尚未动筷的这一碗推到他面前,示意他一并吃了。王猛咧嘴笑了笑,又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