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碎片 (5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记忆的碎片 (5 / 6)
        前面说过,宁老师是很严厉的,对我屡次当面违纪虽然原谅了我两回,当最终**,因为我的行为触动了他在班里的威信,如同打了他的脸。他对我大罚特罚,什么蛙跳啊、俯卧撑啊、深蹲(上下蹲)啊全部来了,但我真的很难控制自己午休的睡意,虽然我睡前提醒室友走前记得叫我,但总有疏忽的时候,靠别人果真也是靠不住的,当然不排除某些人怕扰人清梦,故意不叫我。

        我死猪不怕开水烫的行为让宁老师大为恼怒,对我的体罚也越来越重,他甚至扬言我再迟到就搞死我。有一次他罚我做两百个俯卧撑,我说做不了,他妥协了我,要我做一百个,但我还是说做不了,他最终还是选择妥协,放宽对我的惩罚,要我做五十个,但我仍然说做不了,他最终发怒起来,叫我能做多少个就做多少个。

        其实,我那时最多勉强能做十个俯卧撑,但我不敢告诉老师,免得他为没有罚到我反被我耍了而火气更大,改成罚我深蹲或者蛙跳。对于深蹲和蛙跳,我避之不及。于是我拼尽了吃奶和放屁的力气,破天荒的做了十五个,然后躺在了地上,一动不动,如同死尸。高一迟到的事本不需多说,当年已经被我记录了下来,就是《我的高一迟到史》,怪我一下子说太猛了。

        高一上学期的时候,我继续创作了我的长篇废话处女作《屁说》,写得很精彩,以至于后来无话可写。我用钢笔正楷誊好,全班通传,奇文共赏。一时间我的《屁说》在班里成为热议话题,而我也找到了自己的合理定位,不说与众不同,但也是一种能力。到了第二学期的时候,我们班兴起了一股“斗鸡热”,班里的热血男儿齐聚走廊,提脚相斗,激烈壮观,详见我的系列《斗鸡系列》,这里就不赘述了。

        写《斗鸡系列》时特别顺畅,一日四千字,是我写作速度的最高峰。从那以后,我开始发现了我的写作风格和特色:第一,我可以轻松地(不说擅于,那是夸大的表现)将生活小事加工,“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第二,我在合适的时间写合适的文章,“文章合为时而著”。第三,我写文章时要有灵感,“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我承认,我并没有像其他写文章的人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情感世界,这在前面也有说过。但我从不为“文”而“文”,我的文章大都亦庄亦谐,除非那该死的考场作文。

        高一的最后那段日子,也就是文理分科选择的时候,很多人纠结,而我却很坚决,选理科!不考虑!不为别的,就为我的理化生成绩很好。文理分科代表文理分班,所以我们班的六十多号人面临着分别,不过那时的我没有什么感觉,因为就算分班后不是还在一个学校吗?但还是有些情感丰富的女生哭哭啼啼,如丧考妣。聚散匆匆,散了就散了吧!其实,我们大都是彼此人生道路上的过客而已。不过,这个道理也是三年后渐悟出来的。

        高二,分班报到时,我遇到了我人生中最讨厌的班主任—刘建国,他真是个不折不扣的渣渣。我们起初被他道貌岸然的外形所迷惑,没有发现他可恶的嘴脸。他自称老刘,但不准我们这样喊他,只是我们背地里就这样喊他。

        老刘身为语文老师,却脾气暴躁、室怒市色,出口就骂人,什么“猪脑壳”、“蠢猪脑壳”、“蠢畜生”、“畜生们”、“我亲爱的畜生们”等骂人的话一大堆,每节课必骂人,我们班的同学几乎没人幸免。而且,在他长期出口成脏、满嘴喷粪的熏染下,不少同学也沾染这种习气,有样学样。真是可悲!作为一个语文老师,老刘却没有相对应的思想觉悟。关于老刘奇葩的事,《斑猪自传》略有爆料,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看。

        老刘上课时常常扯课外题,到处扯,一扯就是半节课,引经据典,口若悬河,所以常常造成我们课程落后别的班五六节,课内知识薄弱,基础不牢。而他不以为意,直言理壮地说会扯是一种能力,我会扯,我自豪。一个例子举数十回,一件事说蠢十遍,在自己熟知的领域高谈阔论,不厌其烦。TMD,后来我们都认为他是在显摆炫耀,用来凸显自己广泛涉猎、知识丰富而已。

        如果将他骂人的话和扯淡的汇编在一起,我相信可以出一本《老刘语录》或《斑猪语录》。最讨厌的是,他还言而无信。常常对我们许诺我们班考普通班全年级第一或者全年级前800名进几十个就怎么样怎么样,一副观音菩萨任你许愿的模样。结果,我们做到了,什么春游秋游啊,野炊啊,江口鸟洲啊,全他妈放了屁见鬼去了。

        到后来,他一许诺,我们就用怪异的眼神看着他,哄堂大笑,脸上表情仿佛在说:“好个逗逼!”千金易求,奇葩难遇。老刘就是一本书,一段传奇,我实在是说不完,他每时每刻都可以成为同学们讨论的话题,以至于我后来的和散文都牵扯到他,他的语录在我的文章中完美展现,十分接地气。另外,也是受到老刘的影响,我笔下那些出现的班主任可没有几个好东西,虽然这样有含沙射影之嫌,但我从不避嫌。哈~哈!

        也是在高二的时候,我开始迷上了看。那时候我们寝室的气氛也正浓,于是我们把买的书交换着看,什么《百年孤独》、《兄弟》、《平凡的世界》等等都是那个时候的,往往晚上还要躲在被窝挑灯夜读。

        这些书打发了我们的空闲时间,排解了我们的学习压力。一时间,寝室里个个都发表自己对某书的见解和感触,相互交流。看的习惯,我一直保留着,因为我也要从中学习,便于把自己的文章写的更好,而且,我常常在看的时候拿着笔圈圈点点,免得放过丝丝养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