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尘满布的记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灰尘满布的记忆
        年末放寒假,一路风尘回到熟悉的家乡,旅途实在无聊,老乡朋友们都选择坐晚上的直达车,而嫌过于麻烦的我就不愿随同了。

        旅途中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大多数是忙碌的陌生人,他们低头玩着手机,他们大吃零食,他们还有坐了几天几夜躺着睡觉的,微笑着,沮丧着,麻木着。进站候车焦急地等,望着提示牌上的时间,所谓好事多磨,也挑逗着人的耐心。

        搭乘的列车途经到站,候车室一片沸腾,广播声音也不快不缓地传来,翘首以盼,有人满怀失望,也有人如愿以偿。准点或晚点,几家欢乐几家愁。

        终于等到检票的时候,年轻男女们早已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熟悉了这等候的长者则表示很淡定。于是随着人潮慌慌张张匆匆忙忙地,从人满为患的候车室转移到同样人满为患的车厢里,通道很窄,脚步却多,摩肩接踵地还要拖着行李,拖着疲惫的身躯坐下。

        还没享受这片刻的平静,列车轰隆隆地鸣笛出发了。喧闹声慢慢停下了,窗外的景色飞速地向后退去,我带上耳机和大部分人一样陷在自己的世界里,去抵抗旅途的无聊。

        不一会儿,火车上的售货员推着货架车,泡面,盒饭,饮料,辣条,槟榔,香烟,应有尽有,使劲吆喝着。小推车推到车厢尽头,在车厢与车厢的连接处,有一群男子在那里交谈,手上夹着烟,年龄有大有小,估摸着16岁到40岁之间,脏兮兮的,操着一口让人听不懂的方言。其中有个秃头中年大叔大声训斥着一个眼神无光的少年,大叔看起来比我父亲都还要老,少年却看起来比我要小。

        以前小时候总爱好奇翻起父亲年少的照片,想看自己会有多像他,哪里像他。想象自己就是父亲,羡慕父亲哪里都可以去,简直无所不能。年头离家年尾回的父亲,每次回来总是首先找到躲在某个角落玩闹的我,也不管一身脏兮兮的我正在玩泥巴或者躲在门旮旯里做迷藏,欢喜地抱起我亲着欢喜的我。

        在短暂相聚的日子里,好奇如我,常常百般扯赖让父亲讲他到外面打工的故事,而父亲总是不情不愿地满足我的好奇心。我那时候很幼稚地以为父亲在外面也挺好玩的,新鲜或稀奇,因为父亲总是跟我说那些正面的故事,比如他曾经喜欢吹笛子、吹口琴或拉胡琴,有一天真的能在某个晚会上登台表演,用这些“微不足道”的成就来骗取我的崇拜。

        后来带着某种虚荣,我请求父亲教我笛子和胡琴,但父亲总不愿意让我碰那些东西,毫不讲理地教训我这些东西学来是没用的,有时间应该多花在学习上。时间过得真快,一代又一代,我看着那些在抽烟的男子们,鼻子酸酸地就想起了年少的父亲,父亲曾也是他们中的一员吧,千辛万苦才能买到一张站票,在春运的人潮中推来挤去,站上二十几个小时才能回到家乡。劳碌大半生,为谁辛苦为谁甜?都市的柏油路太硬,你可曾留下足迹?

        穿着“制服”的“列车员”不合时宜地,也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突如其来地进行推销,打断了我的思绪,也让我拿下了隔离世界的耳机。他们手拿装着商品的篮子,佩带着扩音器,不少乘客视线被吸引了过去。

        “快来买啊,快来看啊,走过路过别错过…”,什么白虎膏、虎皮毛巾,不知名品牌的电子烟和按摩器等稀奇古怪的东西,这些口若悬河的推销员们让人怀疑是背台词的演员一样,洗脑似的让那些愿打愿挨的冤大头们解囊送财。羊毛出在羊身上,即使财大气粗的铁老大就靠着这些(外包)创收,事实上还是年年亏损,资本和官僚吃糖,大众吃味精(多的无可奉告)。

        列车还在继续前行,我很机械地望着窗外倒退的景象,它们同样机械而无趣,脑海里不由冒出一些奇怪的问题:列车走了多远呢,估摸着底下的铁轨和车轱辘才知道。列车载受了多少人呢,如我如他如父亲般的乘客会有多少?列车又开了多久呢,它如同岁月在年代中穿梭,轰隆隆出发,哐当当前进,昼夜未得好歇。芸芸众生,车厢百态,今车曾经载前人。窗外景色仍然是在工厂和梯田,城市和农村之间转换,铁轨究竟有多长,能贯通山河,连接今昔,从山水田园到钢筋水泥砌成的高楼大厦,从农耕渔牧到工业制造,也从野蛮之乡到文明城市。

        列车终于到站,旅途即将结束。车门被打开了,无论是激动的年轻男女们、还是淡定不下来的长者们都特么蜂拥而出。车厢内是有暖气的,这一出去还真冷,外头寒风凛冽,吹得手和脸蛋冰凉,不过空气还算新鲜。一路走出来,也可算走出来了。

        周围仍然是一片喧嚣,火车站广场前人山人海,熙来攘往。最多的还是那些熟悉的吆喝声,有几个热情的的哥拦住我问,“帅哥,去哪里?”

        “不用了,谢谢。”

        “去雁山、常宁、耒阴的看过来,马上发车就走啦。”

        这是车站附近中巴的中介大佬们正在拉客,本地人几乎不会去坐,外乡的(不熟悉的)冤大头可要捂紧自己的钱包了。还有那些成批次的职业乞丐,拿着不知真伪的聋哑证、残疾证来“考验”人的善心,我也不知道怎么到哪里都有这种人,我已经交过好几次“智商税”了,每次我遇上都挺尴尬的,给了感觉对不起我的钱包和智商,不给还要受到他们的白眼,他们倒是不尴尬,理直气壮、没羞没躁的。世情薄,人情恶,我想很多人曾经都有一颗炽热的心的,无奈遇上无赖,真诚地被欺骗,一颗心就就渐渐凉了下来。

        然而最尴尬的是遇上那些拿着小牌子的大妈,牌子上涂着“住宿40/天”、“钟点房”或“XX宾馆”之类的字。她们又亲切又热情,专门盯着我们这些青壮小伙,看到我走过来,其中一个向我抛了个很有深度的笑容:“小伙子(小帅哥),要不要休息啊,要住宿吗?我带你去呀,又便宜又好。”我还在思考这是啥回事,热心的大妈就作势要拉着我了,还问我需不需要按摩服务,我几时见过这样的阵仗,你们这些坏银,妈呀我还只是一个孩子,吓得我赶紧甩出我们当地的方言示意拒绝:

        “肥屋哒,不矩店子,莫Kian气。”

        所幸大妈念在老乡旧情的份上放过了我,万分感谢,出门在外大家都不容易。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