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三藩之乱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5、三藩之乱 (1 / 2)
        现在回到武术的发源地大明,张顺意1668年即位以后,面临的并不是是一个太平的国度。他的前任消灭了大明帝国的大部分敌人,但是依旧有众多的敌人拒绝服从他的统治,时不时爆发新的战争,其中最严重的莫过于三藩之乱。

        三藩,是指统治云南的英藩,统治越南的越藩,以及统治台湾的东宁藩。英藩来自张无忌时代的殷野王,被皇帝封为英王。越藩来自张允炆的次子,被封为交趾国王,日后改名为越南,是为越藩。

        而东宁藩的来历比较复杂,早期台湾岛由福建管辖,在天地会兴起的时候,成为了天地会重要的落脚点。但在天地会败亡以后,残余势力退回大海,便以台湾岛为据点,形成了一股独立势力。张胜裕穷于应付大陆上的事宜,不得不承认了东宁藩的地位。历任天地会总舵主,均自动成为了台湾府知事。

        三藩之乱由东宁藩起点。张顺意登基以后,面对萧条的国内情况,不得不加大海洋贸易的比例,其中很大一部分被天地会掌握。蛋糕的总量有限,增加了吃蛋糕的人,必然会导致另外的人份量减少,使得朝廷和天地会产生了矛盾。从朝廷的角度考虑,东宁藩的存在本来就是不合法的,是历史遗留问题,现在有必要解决了。

        1673年,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因病去世,冯锡范被推举为新一任总舵主。朝廷乘着天地会权力交接,内部不稳定时期,悍然出兵攻击东宁藩。但朝廷水师力量有限,台湾岛远隔大陆,反被拥有强大水上力量的天地会击败。

        朝廷的进攻不仅震惊了天地会,更引起了他们的惊恐。天地会明白,自己虽然能够暂时击退朝廷,但是并无能力常年对抗朝廷,为此天地会积极寻求盟友,前往日本、东罗马等地求援。

        然而日本常年处于战乱期间,无心与明朝对抗。东罗马更是失去了返回大明的决心,固守西方世界的一亩三分田。

        不过一件意外的事件,却导致东宁藩收获了一个不寻常的盟友。

        1674年,统治云南多年的英藩世子殷应熊前往应天,迎娶皇帝的女儿,以修复双方的关系。在明朝战乱期间,英藩不仅没有支持正统的明朝皇帝,反而关闭边境,防止战火烧到国内。

        张胜裕期间,因为穷于应付青帮和顺派,无心顾及英藩,等张顺意时代的时候,皇帝终于有余力伸出手来。他派遣使者去指责英藩,为什么不在朝廷和皇帝遭遇磨难的时候,主动伸出手来援助呢?

        英藩大为惊恐,表示因为力量弱小,不敢介入中原的战争。为了弥补过失,愿意用云南丰富的铜矿和银矿来谢罪。张顺意出于经济考虑,同意了英藩的认罪,并且答应英藩世子可以迎娶公主,以缓和双方关系。

        但是殷应熊到达应天迎亲的时候,遭遇到了意外,虽然保住了性命,但是失去了男性的生殖功能。

        英藩和大明一样,执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如今殷应熊失去了生育能力,直接导致英藩的继承危机。闻讯的英藩勃然大怒,认为这是朝廷故意布置,让英藩因为失去继承人而自动消藩。

        英藩主动联系了东宁藩,双方约定共同发动对于大明的战争。不过他们都是外藩,从道义上缺乏理由,于是瞄准了他们共同的邻居越藩,派遣使者要求越藩参加他们的叛乱行动。他们将会以越藩的名义,进攻大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