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陈景元传——城隍庙 第二十二章:巴豆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卷:陈景元传——城隍庙 第二十二章:巴豆 (1 / 3)
        “你说来听听。”苏冉笑道。

        曲阳挪动了一下小板凳,又离师姐近了一些,开口说道:“师姐可能知道,我是被那城隍庙的三当家——杜秋泽招进去的,当时,他找到我,对我说,每一日去城隍庙的香客络绎不绝,好多人是为了给生病的亲人祈祷求福。现在的庙中缺一位精通医术的高手坐镇,问我有没有兴趣。一个月给我十两银子的薪俸,年底若是香火收入好,还有五十两到七十两银子的分红。

        师姐,你是知道我的,我跟师父学了一身的医术,立志悬壶济世,救死扶伤。城隍庙是望舒县百姓心中的信仰殿堂,若是能去那里谋一份差使,一定能实现我的狐生理想与追求。

        我说修道之人,钱财乃是身外之物,城隍庙是方圆百里内最好的修行之地,不给钱,我也愿意去。

        于是,我与那杜秋泽签了一份为期两年的劳务文书。

        之后,我关闭了胭脂林的医馆,带着儿子游拓去了城隍庙,师弟虽在鬼妖界的名声不小,在人间界,知道我医术的并不多。但是,医术这门手艺,病人送到你的门下,躺着进来的,经过你的医治,自己走着出去了,用不了多久,就会名声大震。

        我去城隍庙,一般的小病根本不接,治好了,也显不出我的手艺。那种病入膏肓,寻遍名医,束手无策的病人,走投无路,来城隍庙求神问卜。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找到我,我才出手相救,救好了十几个这样将死的病患,我的名声在望舒县传播开了,鼎盛时,十个香客中倒有六个是来拜我的。

        凡人啊,想不通他们为何那样的怕死,生老病死乃是人生常态,难道说,怕死就能不死了吗?

        我去城隍庙的第一年年底,杜秋泽给了我一百二十两银子的薪俸,还有四十九两银子的分红。

        杜秋泽有些愧意地对我说:先生,您别见怪,虽说这一年,您给城隍庙赚到了上千两银子的收入,可是,城隍庙养着上百号的道士,日常开销,吃穿用度,每日的消耗是惊人的,所以,差您一两银子,您千万别往心里去。

        我笑了笑,开口说道:若论赚钱,我在胭脂林自己开诊堂的时候,比在这里赚得多,钱财对我来说,只是浮云。多一两银子,少一两银子,我不在意。若是城隍庙的开支太大,我的那份工钱和分红完全可以不要的。

        杜秋泽又对我说:先生,我有一件私事想要求您,不知道您能不能赏我一个脸。

        我听他这般说,心知应该不是什么好事,却也不愿得罪他,于是开口说道:杜道长有什么事,尽管说来,只要是力所能及之事,自然全力以赴。

        杜秋泽说道:是这么一回事,前几日,我俗家的堂弟找到我,对我说,老家的庄稼今年招了蝗灾,粮食减产,村里的百姓明年开春就要揭不开锅了。求我救济他们。我只是一个出家人,看破红尘,两袖清风,拿什么救济呢。

        堂弟对我说,虽然粮食招了灾,但是,村里的粮仓里屯了一万斤巴豆,那是前年丰收存下来的一点余粮。可是巴豆不能当饭吃,若是能将库存的巴豆卖出去,换成银钱,买来粮食,也许能帮村中百姓渡过难关。

        我听杜秋泽这般说,越听越是迷惑,于是打断他的话,开口说道:杜道长,您有话直说吧,需要我做什么呢?

        杜秋泽说道:先生开馆行医,能赚到的钱终究有限,为什么呢,毕竟人群中的病人只占少数,先生行医这么多年,可听说过一个词,叫做养生。这个养生好啊,男女老少,有病没病,都能养生。这一次,我听明白了,他是要借我之名,帮他推销巴豆。开始时,我是想拒绝的,可是,后来转念一想,一则在他的手下做事,不好得罪他,二则帮他老家的村民卖出巴豆,购买粮食,渡过难关,也是功德一件。于是,我最终答应了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