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大建设
随着工程学分院的王老团队的不懈努力下,巨构建筑科技取得中期突破,人联掌握了巨构工程、星门、环形世界、哨兵阵列、科学枢纽的科技。看到实验报告,人联高层非常的振奋,科学家已经简明扼要的阐述了这些科技所能带来的影响。
很快,人联高层便开展了巨构建筑的建设,同时进一步的扩充军事实力。无数的工程船被太空船坞造了出来,飞遍了所有的星系。人联下辖星系开始大规模建造星门科技,星门的基础结构需要2.5K单位的合金,而基础结构完成以后,又要2.5K单位的合金和6K单位的能源启动,一旦启动便是永久性建筑,届时,一个沟通所有下辖星系的折越网络将形成,辖区内任意星系进入星门的舰队,都能在任何同样建设了星门的辖区星系出来。以前从一个A星系到相隔几个星系另一个B星系,要横跨好几个星系,并且要折越数次,现在只需要一次,就能到达任何星系。而且就算被敌舰队占领了己方星系,没有识别系统,敌舰队也不能使用人联的星门。5年后,人联内部所有的星系几乎都建设了星门。
之后,人联开始建造巨构工程、科学枢纽和哨兵阵列。一个巨构工程可以提供20K单位的资源储存上限,可以顶10个资源仓库。一个科学枢纽的作用,可以顶的过十几个星球研究所的作用,并且增加一定百分比的科研速度。建成之后,人联的科研速度将再提高几倍,并且已经在殖民行星建成的科研所可以拆除,腾出土地来建设生产资源的大规模集约化工厂或者功能性建筑。而哨兵阵列,则是对通讯技术和侦查技术的极致强化,由特殊材料搭建而成的哨兵阵列,能够将整个银河系所有星系内部的情况一览无余,一旦建成,银河任何一个星系的情况(包括战略纵深的军力部署和防御工事)人联都将一清二楚,举个并不准确的例子,相当于所有邻居家都被装了摄像头,整栋楼的每个角落的情况,通过摄像头都知道的一清二楚。几年后,人联的科学枢纽和哨兵阵列建成。
但这时,人联的基础设施和军备维护费高的吓人,能源赤字也持续了很久,李振远看着投影仪上的资源数据报告,摇了摇头,管理内政一点也不必带兵打仗容易啊,每每牵一发而动全身,每一次的单个调整,往往都会引发一连串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导致到最后演变成了整个整体结构的大调整。面对高额的能源赤字,环世界的建设只能暂时搁置。
与此同时,工程学分院的专门研究军事的谢老团队也取得了突破,谢老的团队研究出了能够架设行星级战略武器的巨大舰体。这种舰体的科技要求极高,以人联的实力目前只能造一个,很快,与之配套的行星级战略武器也被研究了出来,这种搭载了行星级战略武器的巨型舰船,能够进行充能,并发射能够毁灭一整颗行星的能量攻击,因为这一特性被李振远命名为“昊天塔。”根据报告,昊天塔的构造可以搭载五种机制的能量,但每一种机制的能量都是不同的科技路线,而人联无力进行多路线的研究,只能选一个研究,并实装在昊天塔上。五种机制的能量分别是,“地爆天星”(将一整颗行星炸成碎块)、“粒子灭杀”(将一整颗行星上的生命全部消灭)、“黑域”(制造低光速屏障彻底困死整颗行星)、“科技病毒”(释放行星级别规模的纳米机器人,将所有生物改造成受控制的机器人)、“信仰同化”(将整颗行星生物的思维模式强制修改成唯心主义,并摧毁机械人口),李振远选择了粒子灭杀。之后,昊天塔的建造便开始了。
通过又是几十年的韬光养晦,人联的三项量化指标(舰队实力、科技实力、经济实力)已经超越了大多数的文明,除了维和者文明仍旧遥遥领先以外。期间,人联科学院也建造了大量的科研船,开始组织起来,对人联疆域内的现象进行大规模的发掘和探索。比如此前发现的各种太空生物,以及藏在各种行星中的疑似上古高科技文明遗留下来的遗迹。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