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分兵两路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六章 分兵两路 (1 / 2)
        宋元两朝,窝阔台统御蒙古铁骑经略欧亚,南宋偏安东南,急不可下。决定先拿下西南方向南宋的钱粮之地四川,再顺江而下和南征军队两面合击,会猎临安。

        这里承平日久路途不便,对外界时闻都是从府城来往客商口中得来,时效性很差,赵准获得的消息根本没有太**价值,只知道是宋元两朝端平年间。

        他也没有研究过历史,问了陆游和辛弃疾两个后世比较出名大诗人,他们只知道辛弃疾是个英雄,从山东一路打过长江归顺,很是干过几件大事,死没死不知道。陆游?他们表示不太熟。或许村长知道,他参过军放过排最是见多识广。

        赵准想了想还是算了,不再追问。就算村子里有一个卧龙凤雏似的人物,他赵准也不是历史学霸,在没有系统小丧的情况下只有凭借堪比特种兵一样的体魄和后世广普知识来碰运气。好在这里认了盟兄弟,要不,古代南宋户籍制度他就要亲身深入细致了解一下了……

        赵准他们抓住的这一票人马,就是南下西南五十万大军的前锋哨探百人队,本想神不知鬼不觉地来一个屠村居守,给前锋打个前站,结果被打包团灭。本来是能跑一部分不至于输得这么彻底,结果,踢到认知以外的死硬金属,再加上首领被制,还怎么跑?他们等级制度森严。跑了,这么多高手打死不死不知道,要是首领活着回到本部,自己却跑了,所有家人也会搭进去。要想带着家人一起逃?奴隶之间还会互相告首,风险也是不小。急切间,固有思维惯性让他们就好像扑火的飞蛾,绕着被控制的狼主进退两难眷恋不去。

        问过俘虏,知道被劫货物隐匿地点和探子们舟船马匹都在一起,派脚夫渔夫带上一队村民前去收取。

        村老和几个话事人聚在祠堂商议。

        天色将明,祠堂里炉火高烧,照在村民略显疲惫的脸上,气氛有些沉重,大胜的喜悦也无法掩盖。

        这次赵准也被获准参与,老村长又变成勾腰驼背的老汉形象,抱着一个烟筒,“吧嗒吧嗒”抽着水烟。

        说道:“北边战端已起,贼寇走阴平小道入川,剑阁势危。铁骑兵锋所指,下一个就是咱们这个方向,官府如何应对还未可知。必须把这些探子押到府城报信,江北的情况也要摸清楚。兵祸不远,咱们要早做打算。”磕了磕水烟筒子,“诸位高邻都有什么打算不妨说说吧。”

        大部分人都打算整村迁移,这是大方向。经过一晚上的鏖战,全村已达成共识,多年隐逸生活养成了习惯退让求安逸的民风,躲避战火是本能反应。

        至于告首官府那是国之大义没人反对,脚底抹油他们觉得也是理所应当。

        赵准不这么打算!他是来副本打装备技能什么的,那会在意灾不灾祸不祸?凑到旁边,悄悄和村长商量,表示要过江再干一票,捞些油水,过江算他一份。还提出做一份假地图把行军路线改偏好绕过村子,被村长否决,说是这里是北面到府城的关口要道,绕不开。又出主意策反几个俘虏,好带着村内好手打一个反攻,必有所得!依旧被无视。看村长已经露出不耐烦神色,只好知趣选择闭嘴。

        万幸是这次立了大功,已经洗清了赵准是探子的嫌疑,村长大度的询问赵准有什么要求尽管提,能力之内有求必应。

        这就是奖励环节了,终于没有白白死皮赖脸凑过去胡扯。

        他对战斗中探子们莫名其妙就挂了这件事始终记在心上,借着这个话头提出要学这门手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