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听人劝吃饱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 听人劝吃饱饭
        张宾出身河北士族,家里的长辈也都是河北地区的厅局级干部,但是,张宾非常不愿意和士人们天天花天酒地,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所以,张宾从小就树立远大志向,想要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受过良好教育的张宾,很有政治眼光,他清楚的知道,在西晋朝廷的夕阳余晖下,自己根本没有办法茁壮成长,所以,张宾并没有接过父祖的接力棒,成为西晋朝廷的孝子贤孙,而是在乱世中寻求能够让自己施展才华和抱负的英主。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张宾和王弥非常相似。

        与一般的酸腐谋士不同的是,这位在政治和军事上都很有见解的才俊之士,可没有玩欲擒故纵的把戏,找个好朋友给石勒下个套,说自己是什么卧着的龙,趴着的凤,让石勒来个三顾草庐,然后自己在扭扭捏捏的出山。当初张宾可是一路追着石勒来投军的,道理很简单,因为张宾知道这位胡人将军的部队,不滥杀无辜,一定能成大事。

        现在自己的胡将军不听自己当初的劝告,弄得只能拿鸡肋当军中口令了,要是换了别的谋士,早就埋怨石勒言不听,计不用,自己卷起铺盖卷,牛气哄哄走人了,而且一边走,一边等着主公来追。但是,张宾就是张宾,没有那些繁文缛节,对于石勒的请教,张宾提出的策略简要说就三点:

        第一,谁投降,你石勒都不能投降,你当初俘虏了西晋皇帝司马炽,西晋的王公大臣们恨不得抽你的筋,扒你的皮,投降就是死路一条。

        第二,现在退兵,完全不必顾虑西晋大军追击,这些南迁的世家大族和江南的世家大族巴不得你石勒赶紧滚蛋呢,你一走,他们会牢牢掌控住江南的半壁江山,坐等北方完全失控,然后在重建的权力中枢里重新排座次。

        第三,一定要想尽办法,占领战国时期赵国的领土,就是现在的河北山西一带,重点是邯郸襄国等地,襄国就是现在的河北邢台。这里聚居着很多游牧民族的百姓,咱们到了这会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听完张宾的分析,石勒必然是赶紧照做,反正不照做也没办法。结果正如张宾所料,石勒退兵后,西晋琅琊王司马睿仅仅是象征性的进行了追击,当遇到石勒从子石虎带领的断后部队后,这些江南的西晋军队也就算完成任务了,敲锣打鼓的欢送石勒的军队北去。

        石勒北归,军中的游牧骑兵当然很高兴,因为离家乡的距离越来越近了,所以,石勒很快就占领了襄国,并且在此驻扎下来,屯兵理政,着手准备建立政权的事。要知道河北邢台距离北京的距离那就太近了,坐高铁也就两个小时的车程。

        石勒打算在襄国建立政权,这就让坐镇北京的西晋幽州刺史王浚很难受,毕竟,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道理,没有哪个军阀不明白。当初王浚也因此和石勒交过手,虽然没有取胜,但也把石勒逼得向南发展了,谁知道这小子怎么又回来了。

        王浚当然还想像上次似的,把石勒赶走,这哥们没别的招,就会请盘踞辽西的鲜卑段部帮忙,之前的羯族是不能再请了,因为石勒就是羯族人,这会儿北方的羯族人都跑去襄国投奔石勒了,王浚想找也找不到了,即便找到了,人家肯定也不会来。

        鲜卑段部属于鲜卑族的一支,鲜卑族发源于鲜卑山,据考证,鲜卑山就是现在的大兴安岭南麓一带,鲜卑到底什么意思,已不可考,但是估计也是蔑称,也许是少数的地位卑微的人。随着北方草原上的霸主匈奴走向衰落,鲜卑族发现蒙古高原是个好地方,那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可比冰天雪地的东北好上一百倍。所以,鲜卑族群开始西迁。

        在西迁的过程中,走着走着,鲜卑族群就开始分道扬镳了,有往西南辽河流域走的,也有一路向西直奔蒙古高原的,所以,鲜卑族群因此分化出很多部落,其中直奔蒙古高原的有鲜卑拓跋部,鲜卑贺兰部,鲜卑乞伏部等等,他们在蒙古高原上不仅内斗,也和其他游牧民族外斗。并最终将蒙古高原变成了鲜卑族群的天下。

        而跑到辽河流域的鲜卑族群,因为靠近中原地区,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比较深,比他们在蒙古高原上的亲戚们,先一步开始走向定居生活,并且这些鲜卑族群还学习同时代的汉末三国,不断进行内斗,其中鲜卑段部,鲜卑慕容部,鲜卑宇文部在辽河流域逐渐发展壮大起来。

        其实,你发现没有,鲜卑族各部的名称,都是后来的姓氏,这些鲜卑部落的关系,有合作也有战斗,很像是春秋战国时,那些争霸称雄的诸侯们。其实人类各民族的发展就是这样,从单一到多元,再从多元走向单一,如此往复循环,所以,有了天下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论断。

        只不过定居民族因为生活稳定,文明的发展要快一些,游牧民族因为居无定所,文明相对落后,当然,游牧文明也有定居文明无法比拟的优点,比如说冷兵器时代的军事发展,游牧民族肯定比定居民族快得多。

        一说打仗,西晋幽州刺史王浚当然想到了与自己毗邻的鲜卑段部,因为鲜卑段部离幽州最近,与自己的关系当然也最紧密,自己当年支持东海王司马越掌权,就是靠着鲜卑段部的游牧骑兵取得了胜利,这回想要彻底打败石勒,肯定还需要找他们帮忙。

        于是,王浚赶紧联系鲜卑段部的首领,共同出兵讨伐石勒,段部的首领当然很愿意出兵中原,因为中原地区的纪念品很好吃,也很好用。于是,王浚会同鲜卑段部,共同出兵五万,进攻石勒,石勒初来乍到,很快就被王浚的大军击败,石勒只得困守襄国。

        石勒清楚的知道,自己可没有援兵,指着自己名义上的主子汉赵皇帝刘聪,肯定是靠不住的,而且也来不及,路途遥远不说,人家正忙着占领关中地区呢,哪有功夫管他,更何况刘聪巴不得石勒自生自灭呢,根本不可能搭理他。石勒唯一的依靠就只能是张宾了。

        张宾根据河北地区的地势特点,很快就给石勒制定了反败为胜的地道战计划,这个计划的大概意思就是:鲜卑骑兵不擅长攻城,每次攻城的时候都是王浚的幽州兵在忙活,而鲜卑骑兵则在大营中喝啤酒吃烧烤,我们可以偷挖地道,通向敌军大营,然后趁着幽州兵攻城的时候,我们去偷袭敌军大营,等抓着鲜卑的将领,攻城的幽州兵也就彻底瘪茄子了。

        自从张宾屡出奇计,帮石勒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石勒早就对张宾刮目相看了。于是,石勒依计而行,果真把留守大营吃着烧烤唱着歌的鲜卑骑兵一窝端了,鲜卑将领自然也跑不了,这下攻城的幽州兵傻眼了,身前背后都是石勒的兵马,对这些幽州兵来说,此时投降当然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幽州兵成了石勒的俘虏,而鲜卑骑兵却获得了释放,因为在抓住了鲜卑将领之后,石勒继续和这些鲜卑俘虏喝啤酒吃烧烤,大家都是游牧民族,没有什么是一瓶啤酒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瓶,如果还有,那就无终止喝,一直喝。借着融洽的气愤,石勒竟然和鲜卑段部结盟了。

        西晋幽州刺史王浚的反应只能是:卧槽!无情!你们这群混蛋玩意儿,忘了当初老子给你们的出兵纪念品了吗?几顿小烧烤整下来,就不认识老子了?王浚生气归生气,羯族的石勒和鲜卑段部玩起了哥俩好,王浚只能干瞪眼,剩下的时间,王浚只能排队领盒饭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