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 两份遗诏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西晋皇帝司马炎,为了自己的傻儿子,能顺顺利利的从自己的手中接过权力的大棒,真可谓是煞费苦心,但是终究还是事与愿违。
公元290年,在后宫之中辛勤耕耘十年之久的司马炎终于病倒了,司马炎深知自己不久于人世,为了能最后把自己的傻儿子司马衷扶上马,送一程,他开始命人草拟遗诏,并且为新皇帝物色了两位他自己认为比较可靠的辅政大臣。
第一位辅政大臣是司马炎的叔叔,汝南王司马亮,这位大哥能成为辅政大臣,估计可能就是因为他为人比较老实,性格也比较温和,从来也不起什么幺蛾子,在皇家里辈分也算是比较大的,毕竟古人对孝道的遵守还是很虔诚的。史书曾记载司马亮机警而有才干,但我感觉这无非就是美化一下这位王爷,在以后的历史过程中,我们是看不到他如何机警,如何有才干的。
第二位辅政大臣是司马炎的岳父,也是太子司马衷的外公杨骏,这位大哥,在辈分上跟司马亮同辈,而且家族势力庞大,杨家可是从东汉以来,在官场辉煌了好几代人了,杨家的先祖就是大名鼎鼎的东汉太尉杨震,说人名,你可能不知道,但是有一个典故你应该知道。
说有一天晚上,夜深人静,杨震的老部下来看望杨震,临走的时候,感念当年杨震的提拔,送给了杨震一些金子,但是杨震说啥不要,老部下说,都这么晚了,没人知道。杨震却正义凛然的说,怎么会没人知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来人只得悻悻而回,成了杨震为政清廉的宣传委员。
可想而知,在那个重视孝廉的时代,杨震为自己,为自己的后人赢得了多大的声望。所以,杨家人一直到西晋王朝时,始终活跃在封建王朝的政治舞台上,发展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家族。杨骏不仅位高权重,其弟弟杨珧,杨济也都在朝堂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时人称“三杨”,感觉叫“三阳开泰”还不错。
不过,别看杨家世代官宦,但是在九品中正制的时代,官位高不代表水平高,杨骏的为人性情也跟司马亮半斤八两,都属于那种老实本分,能力平庸的人。不过世家大族出身的杨骏,比司马亮多出了一点点的野心。
要知道,作为一个普通人,为人老实,性情温和,是美德,但是作为一个政治家来说,这完全就是缺点,甚至是致命的弱点。尤其是在皇室宗亲与世家大族势均力敌的西晋政治漩涡中,这两个太平宰相似的人物,一旦朝局有变,是绝不可能起到力挽狂澜的作用的。
司马炎肯定也只是看到了这两个人的辈分大,地位尊,声望高,最重要的是这两个人都跟自己的傻儿子血脉相连,总不至于为难他们自己的侄孙或者外孙吧,至于这两个人执政能力如何,他反而不考虑了。估计这跟当时的士族政治的大背景也是有关系的,毕竟司马炎做了二十多年的皇帝,他始终也没发现有谁的政治才干更为突出,无论是皇家还是士族,都是一群吃喝玩乐有妙招,治国理政无方法的主儿。
作为托孤大臣,表面看似老实本分的杨骏,骨子里却是一个想学习司马懿式的人物,这是他作为世家大族的代表,应该有的一种篡位情怀,尽管他肯定没有司马懿的能力和才干,但是他也知道未来的新皇帝,可是在无形之中,抬高了自己的智商,也就让他有了大权独揽想法。
杨骏的女儿当然也知道父亲愿望,于是她出卖了这个并不爱他的男人,谁叫司马炎在后宫中坐羊车流连忘返来着,正所谓爱之越深,恨之越深,杨皇后将遗诏的内容毫无保留的告诉了她的父亲。
遗诏那可是封建王朝的绝密级的文件,内容一旦泄露,那后果不堪设想。杨骏知道了遗诏的内容之后,第一时间赶到了保存诏书的中书省,利用职务之便借走了诏书,中书省的官员几次讨要,杨骏就是赖着不还,这些官员哪敢得罪这位国舅大人,此事也就只能拖着了。
戏剧性的场面出现了,没多久,司马炎病情加重,急招杨骏和中书省的官员见驾,也许是病的太重,司马炎竟然忘记了之前遗诏的事情,在杨皇后的提议下,司马炎默许了杨骏辅政的建议,并且由中书省的官员再次书写了一份由杨骏单独辅政的遗诏,诏书写好后,杨皇后拿给病榻上的司马炎看,也许诏书的内容气到司马炎,他竟然不发一言,我们的老实王爷司马亮也就被排挤出辅政之列。
两天后,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驾鹤西去了,遗诏一经公布,心里最犯嘀咕的肯定是汝南王司马亮,因为他自己肯定知道,诏书上应该是自己和杨骏一起辅政,怎么一下子没他什么事了?这里面一定是有猫腻的,傻子都知道是杨骏搞得鬼,更何况不算太傻的司马亮了。
辅佐朝政可是国家大事,关乎国家命脉,更关系自身的生死,可不是去吃宴席,不叫你,你就不用来了,司马亮平庸但不是傻子,一看诏书有变,这大哥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连皇帝的葬礼都不敢参加了,直接回城,逃回了自己的封地许昌,反正在自己的封地上,有兵有粮有属官,杨骏一时半会不敢把他怎么样。
司马亮跑了,按理说杨骏应该更加放心才是,结果这位志大才疏的辅政大臣,心里反而更没底了,就这老哥俩的心理素质,还想成就大事,简直是在做春秋大梦。不过司马炎的葬礼还是要举行的,虽然葬礼主持人换成了司马炎的老岳丈杨骏,但是杨骏并不是很尊重他的贤婿。
在司马炎的葬礼上,杨骏恐生变故,自己的到手的权力付诸东流,竟然调拨一百武士将自己保护起来,哪有参加国葬,还带保镖的道理,而且还是一大群保镖,更夸张的是,有了一百个武士护身,杨骏还不放心,葬礼全程杨骏始终呆在皇宫大殿中,连门都不出。就这熊样还想独揽大权,自古以来,成就大事的权臣哪有这样胆小如鼠的。
不管怎样,根据最后的遗诏,杨骏成为了西晋王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准确的说是一个傻子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当然这个傻子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杨骏事实上已经登上了西晋王朝权力的巅峰。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