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各方云动 (1 / 2)
华元840年二月,只见发源于肯特山南麓崇山峻岭之间的翁金河流经草原以后没有了在山间的狂野奔放,变得温顺起来滋润着两岸数百里的土地。经过六个月的寒冬统治终于迎来了春天的各牧场绿草茵茵,万物复苏。成群结队的牛羊在无边无际的草场上啃食青草;孩子们学习如何骑羊射击飞鸟;大人们辛勤的挤下奶牛的鲜奶。忙碌的人们诠释着草原上几十年的太平时光。
好一副草原牧羊图,只见河湾处的一片草地上王子战一身戎装,未披轻裘未戴暖冒,腰间挎着他的那把银炳弯刀;身旁的严蕊也去掉了身上的保暖羊毛衣,不过她很怕冷仍然披着那身貂皮衣。男的英武女的柔美,好像与周边草原上绿草如茵,遍地牛羊的风景融为一体显得悠闲舒适。
严蕊听到爱郎的话笑着打趣他道:莫不是郎君看到这悠闲舒适的日子,熄了雄霸天下的雄心壮志,也罢!反正妾身跟定了你,若是你愿做一个草原牧牛人那我也愿意做一个帮你挤奶育儿的寻常牧女。这半年来她感觉了战对她的心意:不惜父亲对他的看法,不管世俗对他们的眼光。一颗芳心早已许他,所以也放下心中的防线。闲来无事也打趣一下他,也算是恋人间的一个情趣。
好啊,待你我暮年,将基业留给后人我们便在这里建一座别苑,想来这里看看便在这住上几天。
在战与严蕊正花前月下之时,千里之外的漠南河套地区土默川平原上的归化城金国平城、靖虏、安宁三军都统制完颜阿里正在自己的官邸里有些忧心忡忡的听着自己的副将回报北方肯特国的动向:肯特国漠南大营元帅敖曼这些日子兵力辎重调动频繁,据我们的夜不收探到的情报漠南的巴鲁氏族已经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动员。兵力更是达到了近两万骑兵,看来这次是来真的了。
不对,这不对!虾馍你看,完颜阿里指着地图只见敖曼的大营处于大漠以南的下水海子一个地方(这是上次肯金之战留下的后果)一想到这里完颜阿里便轻声骂了一句蒲申官奴那个王八蛋又接着道:如果肯特国要对漠南用兵肯定会先由西方的那岩氏和西南的赛斯氏共同出兵牵制西夏的力量,防止其增援我大金。而且其用兵的主要方向也是集中兵力攻下土默川平原的归化城和河套平原的北端的宁夏城和南端的银州灵州各地,怎么会就这么在漠南大营慢慢动员呢?
可能是想吸引我们的注意力,然后趁我们不备,一举拿下长城外各州府,而且末将认为应该尽快和西夏的盐州都督交流看看西夏有没有遭到肯特贼兵的袭扰。
没错,你派几个精锐的夜不收去送信。另外传我的军令:着平城军指挥使郭守孝破虏军指挥室张柔各领一半人马尽快抵达归化城。
待郭虾馍领命离去之后完颜阿里拔出了自己的佩剑露出了一丝就别重逢的狰狞笑容:战争要开始了,敖曼这一次我要将我们大金的国土全部拿回来,我要让你们知道谁才是天下强兵;让你们知道什么叫做金兵满万不可敌!
西夏国都凉州府
夏仁宗十七年,曾经的温润少年已经变成了一代圣君,他的父亲明宗皇帝虽然是一代明君;在金宋之战时金国无暇西顾的空挡通过高明的政治和外交手腕得到了青藏高原北部的大片土地。但由于过于宠爱自己的母亲也就是如今的崔太后而爱屋及乌的连同他的兄弟子侄也一并重用。导致他在执政初期被外戚架空,好在有自己的母亲穿针引线,仁宗皇帝李睿也是个温厚的性子。要不然只怕就是一场大内战。仁宗如今已经三十岁了,父皇死后波橘云诡的朝廷政事随着外公崔诰的去世也总算是告一段落了。但在乱世之中身处高位的人们永远不会少的就是烦恼。当仁宗皇帝坐稳皇位之后终于能把精力放在朝内外局势的时候他发现一个强大的国家已经崛起,就是漠北的肯特国他们已经强大到可以通过天山北路将沙陀人,葛逻禄人并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之中,随时可以通过星星峡直接攻入西夏的心腹地区凉州。
陛下,今日有一要事要禀告陛下。(由于和宋国相邻了一百多年,西夏在政治上经济上越来越多的开始效仿宋国,政治上,权归政事堂;经济上与之前的宋国,现在的金国充分的贸易。特别是仁宗执政之后,在明宗时期的军事高压政治缓和了不少,开放的政治政策在稳定民心的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的文臣武将。文臣大都是通过科举脱颖而出的,比如:如今的相国崔文浩,鸿胪寺卿陈宣文等;武将就都用的是皇族李氏还有其本宗拓跋氏)首先发言的就是鸿胪寺卿陈宣文。只听他接着道:每年的夏三月都是我们大夏和金国的同盟条约换约时间,臣认为是与金国人继续保持同盟还是换取一个新的盟友是时间由陛下决定了。
仁宗端坐于皇位之上道:此言何意?陈爱卿还请直言。
陈宣文道:如今之天下早已不再是二十年前宋辽两国独霸南北时候了,从北至南;自西往东,无数的国家并存世间。在臣看来上兵伐谋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如今是伐交的时代,那既然是伐交就要明白哪个国家更值得我们夏国去交涉。我们在金国驻扎的使臣回报说,金,蛮夷之国也。其军虽强然政不明,吾观其国势虽盛,然不足以制霸也。
仁宗肃然问崔文浩道:相国觉得如何,金夏之盟已近二十载,如今贸然与其断约,不会另他国耻笑吗?
崔文浩低头思忖片刻道:观各国政事不离于道:如今各国局势,肯特、辽国虽然励精图治,然伦及人口国力,仍未弱国,我国舍强国而取弱国。为不智哉!
仁宗道:崔爱卿所言甚是,我大夏不顾大国颜面舍强国而取弱国,不可取也!此事无需再议。
陈宣文身子一颤道:遵旨。
出了政事堂后,陈宣文仍然是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连身后的拓跋彝叫他都没有听到,拓跋彝拍了拍他的肩头,陈宣文突然转过头惊诧地看着他。拓跋彝明知故问的笑道:陈寺卿怎么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莫非是刚才政事堂之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