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国鼎立 第五十七章 宴 (1 / 4)
“胤王殿下,国师所愿,老道知晓,不是什么麻烦事,这几日过后,便出去走走看看,捎带着就办了”。万年秋丝毫没有‘欠债才是爷’觉悟。
周正清取出两坛捉花酿,一点也不在乎是不是在道观:“老道士豪爽呀!我这空手来的,倒是失了礼,权且给您老留下个念想,下次物色些拿得出手的送来”。
若是九洲其余地方,道士大多是戒酒的,只是在这松云观,没这样规矩。自己的先生可是说过,两坛好酒,足够这老道士卖命了。
曹连青疑惑的问着自己师父:“这便是酒吗?师兄们总说不能饮酒,可观中并无这样的规矩呀”!
一边说着,还一边走过来伸出手,想要抱过一坛仔细看看。
万年秋坐在石凳上板起脸,一手抓着一坛,眨眼便收到了不知什么器物中:“你还小,以后再慢慢了解,你师兄们那些不在戒律中的条条框框,你大可以自己去看看。不喜欢的不用管,喜欢的就留在心里”。
转而又看向周正清:“殿下所赠,老道不敢不收,这礼可比那在观中常年沾染尘埃的破烂经卷更体人喽”!
大雨依旧倾盆,老道士目送两人下山。
早已等候的大明舰船停在减兰城,周正清与阆苑再次启程,去往那处永平关。
舰船之上,周正清已经没有了休息的时间,除去那位素未谋面的安南将军石颂,他还要再次看过一遍岭北道的复杂局势。
至少从历年卷宗谍报来看,其中问题不少。石颂不仅仅是掌管十五万鹰撮军的安南将军,更是兼着岭北道节度使和平洲刺史的职位。其本身倒是没看出什么,但问题就出在这里。石颂在此驻守十几年,其麾下不少将士在这里扎根。
这些年来,平洲、廓州、沙西州、接连出事,仅硕兴七年,在此地被日游神与夜游神握到真凭实据抓出的通敌叛国者就有一百二十七人,贪墨者更是近四百。大小戴罪官员,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犯下死罪者占了一半以上。
特别是平洲,此事过后,竟然减少了五分之一的官员,若不是有国子监在州学国学中调去不少下级官员,大明朝堂全力应变,恐怕平洲会面临很久的混乱局面。
这就导致导致朝野上下,将这岭北道三州戏称为罪州、刑州、押州。而湘柳城到徙叶之间,这段各地调往岭北道任职的必经之路,被叫成了流徙路,上任者如同流放刑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