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 第四十章 议事堂的‘郑凭阑’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国鼎立 第四十章 议事堂的‘郑凭阑’ (1 / 5)
        守经人的脾气历来不好,触这个霉头实在是没有必要,只看最后输赢胜负便够了。

        盼着照幽寺一夜之间跌落神坛的人很多,哪怕是一些威望不小的佛门寺庙,同样想将这个位子挪一挪,换个人,哪怕不是自家,看着也能舒坦些。

        只以一位守经人力压在一洲佛门的头顶上,即便夏洲佛法不太兴盛,却依旧好说不好听呀!

        固山的议事堂中,宗主隋巍在首座之上。两侧都是有一定话语权的宗门大小执事,算上这位神杖山的半个客人‘郑凭阑’,总计九人,还有三把椅子的空位。

        有人在,也同样有人不在。那些不在的,就是去往蜀国打磨新鲜根基的执事。此前,他们的态度,早就告知了‘郑凭阑’,同时也传回了固山。

        周正清所冒充的郑凭阑是蜀国郑家的子弟,与那位远在大明京都的郑步月份数同宗。瘸腿的郑步月年纪与之年纪相仿,却还要高上一辈。

        两人都是自小便同等聪慧,只是嫡庶有别,再有先天的残缺,是否更受看重,自然同样有别。

        更为重要的是,郑凭阑对于修炼一事,颇有资质,郑步月却与此无缘。即使曾被寄予一些希望,随着时间的打磨,也是消耗殆尽。

        这里的人都清楚,固山之所以能在蜀国有立足之地,郑家使了不少力气。

        甚至于那座神杖山,也是郑家从仙门和朝堂斡旋。否则不论是再高的价格,一座足以用来开宗立派的山头儿,绝不是以价钱衡量的东西。

        所以这个神杖山执事,是给了郑家一份名额,既能安抚蜀国上下,也算是卖足了面子,表明了自家的成心。

        之所以让郑凭阑来到固山,一是确实为了此次的物资一事,二来也将这位第一次回到自家的‘外姓人’真正确立在固山的地位。

        中年人打扮的隋巍向来严肃:“初次走这么远的地方吧,又是独自一人,郑家的后辈,倒是风采不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