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22回 成佛后先度何人 (2 / 2)
佛教的初衷本色或目标,说到底就是自求解脱、教人解脱,“逮沙门果,自致涅槃!”实现涅槃解脱生死,始终是正法引领的方向。涅槃是整个佛教压到一切的目标,其他一切说法都是围绕这一目标服务的。
日后,佛在祇园时,有婆罗门问佛:“所谓佛,究竟是父母给起的名字,还是婆罗门给起的名字呢?”佛说:“佛见过去、未来、现在世一切行起灭,明智所了知,所应修已修,应断悉已断,是故名为佛;历劫求选择,纯苦无暂乐,生者悉磨灭,远离息尘垢,拔诸使刺本,等觉故名佛。”
什么是尘垢?尘垢就是贪嗔痴。什么是佛?佛就是自觉观察思维十二因缘,彻悟四圣谛解脱生死,也能教人解脱生死的大觉者,是具足十种尊号功德的佛教创立者。众所周知,佛教创始人是释迦佛。释迦佛所觉悟、所传授的,解脱生死的教理、教义、教法、教规,统称佛法律,或如来正法律。十二因缘是教理,是理论基础,四圣谛是教义,是中心思想,或核心价值观。三十七道品是修行方法,以八正道为代表。威仪戒律是教规。这些内容都完整地保存在《阿含经》里。这部经就是佛教最早最权威的统编教材。
创教佛都是最先觉悟者,未曾闻法能自觉法;佛是最高觉悟者,通达无上菩提;佛是最无比最圆满觉悟者,十号具足,明达具足,梵行具足。为他人说法,上中下皆善,义味具足。如实的正觉来自于十二因缘与四圣谛,具备了三明智,自然会知见三世一切“行”亦即心意识,缘起缘灭都是空,生死轮回只有苦。有了这种如实正观的智慧,就是平等正觉者,便可自称为佛。
创教佛都是自称为佛的人。面对这个自学成才的自卖自夸者,优陀不以为然,说:“贤者瞿昙,你自称胜过他人吗?”佛说:“所谓胜者,就是断尽恶业与恶道因缘,心得解脱,不再有来生,就是胜过他人者,所以我是胜利者!”
优陀不愿再谈下去,问佛:“你要去哪里?”佛告诉他:“我要去波罗柰,大张旗鼓地宣讲涅槃之道,教五比丘解脱生死!”
优陀不会知道,他和眼前这位的邂逅,竟让自己的名字从此载入佛教史册而名垂千古!他说:“或许会有这样的事吧!”说完就从斜道上走开了。
优陀是菩萨成佛后见到的第一人,此后,“沙门瞿昙释种子出家成道,游行人间,十号具足,自身作证,为他说法”的消息不胫而走,渐渐传播开来。
对于十号具足,古人是这样解释的:“无虚妄名如来,良福田名应供,知法界名正遍知,具三明名明行足,不还来名善逝,知众生国土名世间解,无与等名无上士,调他心名调御丈夫,为众生眼名天人师,知三聚名佛,具兹十德名世间尊。”其中说到具备十德名为世尊,这是对“世尊”一词最可称道的解释。
应当说如来是如实之意,佛无虚言,不说二话,所说如实,事如所说,故名如来。应供另译至真、应真、无所着、阿罗汉,意为得道真人应受供养。
正遍知梵语音译三藐三菩提,另译等正觉、正等正觉、一切智,意为无所不知,无所不见。包括知三聚,譬如知戒聚、定聚、慧聚;知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知善趣、恶趣、涅槃趣等等。三聚也叫三学,学是学说,是指各种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三聚是无量的,说不尽的,但是佛都通通知道。
明行足另译明行成为、无上明行具足、明行足为、明行成就、明行成,意为具足三明六通。善逝也叫如去、正去,所谓“如去为善逝”,意为不再转世。一般人只知道如来,却不知道“如去”或“正去”也是佛号之一。
世间解也叫知世间,意为如实知道此世、他世等三世因果,以及五阴六入无常苦空无我等等。无上士意为“最尊最上,无与等者”,另译大雄,是最伟大的英雄,最无畏的勇士。
调御丈夫另译道法御,意为能以佛法调伏自己,驾驭他人,所谓“自得止息,能止息人;自度彼岸,能使人度;自得解脱,能解脱人;自得灭度,能灭度人。”
天人师是人天眼目,既是天师也是人师,既能度人也能度神。佛是整个众生界人天两道最伟大的导师,也叫天尊、天中天。十号中的佛或佛陀是指创教佛,都是无师自通,觉悟真理,解脱生死的大圣人,真理就是因缘法和四圣谛。
修行界历来以十号具足为成佛的最低标准,只要十号具足,便“为世尊祐”或称“众祐”。祐的意思是“神助”,“众祐”说白了,就是十方三世一切众生的保护神,如天帝释称赞佛是“三界无极尊”,又因数以十为满,又称佛为“名号满大师”,所以十号具足者便可称为世尊。世尊其实是总称,不是十号之一。
如果莫明其妙,觉得名为十号,实有十一号,是自相矛盾,于是削足适履,硬将十一号捏合成十号,譬如将“无上士、调御丈夫”合二为一,翻译成“无上调御士”,那就错了。
却说异教徒优陀转身离去,佛也从道树下忽然不见,咱们下回再讲。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