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16回 七日坐思因缘法(2)
上回说到菩萨思维十二因缘,告诉我们如下原理:一是不知五阴无常无我这一真相,执取五阴是我或为我所有,从而形成我执我见,这叫无明缘行,行即我执我见,是无明的果报。二是因为我执我见,导致神识不断增长强化,形成意生身或自我意识,这叫行缘识,识是行的果报。三是命终时自我意识不灭,灵魂不散,再去投胎,这叫识缘名色,名色是识的果报。四是胚胎长成六根完备的人形,这叫名色缘六入,六入是名色的果报。五是出生后六根接触六尘,这叫六入缘触,触是六入的果报。六是由触觉而产生感受,这叫触缘受,受是触的果报。七是由乐受而产生对五受阴的爱欲或自体爱,这叫受缘爱,爱是受的果报。八是由自体爱而产生我执我见,执取五阴是我,这叫爱缘取,取是爱的果报。九是由于执取五阴是我,导致灵魂不散再去投胎,这叫取缘有,有是取的果报。十是胎儿发育成熟而出生,这叫有缘生,生是有的果报。十一是有生就有老病死,这叫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所以一切苦都是生的果报。
具体地说,十二因缘就是由“爱”编织成的一个封闭的环。轮回法中的死是与无明相衔接的。临死之时如果不破无明,就会因我慢形成识而投胎,从而进入新的轮回之旅。这些环节用概念表示,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
同时,这个环又是始于无明终于苦的,无明就是苦,苦的实质是无明,爱是无明的集中体现。无明主要是不明白“苦集灭道”这四件事:
第一,有身就有苦,苦有七种,包括:从入胎到出胎的生苦,从出生就开始走向衰老的老苦,以及病苦、死苦,怨憎相会苦、恩爱别离苦、所求不得苦。七苦归一苦,统称五受阴苦,或者五阴炽盛苦、一切诸行苦。之所以会有这些苦,就是因为有身。凡夫以有身为乐,不知道身体是生灭法,有身就有苦,身是一切痛苦的大集体,爱喜五阴就会再受身再受苦,所以说爱喜五阴就是爱喜苦,这是关于苦的真谛。
第二,有爱就有身,爱是苦集,集是积累、作业、行为,多作多行变成习性,所以另译习。爱能对乐受生贪,能推动入胎、牵引后有、死后相续心不远离,所以爱是万苦之源。佛说“有爱者其本际不可知”,不可知就是无明,所以有爱是从无明而起,以无明为食。无明源自五盖,五盖源自三恶行,三恶行源自不护六根,不护六根源自不正念不正智,不正念不正智源自不正思惟,不正思惟就是思维方式不正确,譬如把身体看作是我或我所有的,身体变异时心随身转,就很痛苦,执着不舍就会再去投胎,所以一切有身都是爱的结晶,这是关于苦集的真谛。
第三,爱灭则取灭,没有爱就不会再受身,不生则不灭,不生不灭名为涅槃。涅槃是灭十二因缘的,也是灭有身的,要灭有身先灭爱。爱就是集,集就是根儿,灭集就是刨根儿。佛教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生死问题,而有身灭则是解脱生死的唯一途径。心不再执着身体是我和我所有的,无所有也就无所取,无所取也就不再投胎,自知不受胎不受身,就是自觉涅槃,这是关于苦灭的真谛。
第四,了解了十二因缘的来龙去脉,也就有了灭苦之道。要想达到涅槃必须修行八正道,这是关于灭苦之道的真谛。八正道是众生解脱生死的唯一出路,也叫涅槃道,包括: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符合四圣谛的见识是正见,有正见才能决择正法,如实知见五阴无常无我属于正见。符合四圣谛的心志是正志,慧观五阴无常无我,志在涅槃属于正志。符合四圣谛的语言是正语,正语是只说四善语,不说四恶语。符合四圣谛的行为是正业,正业是只作三善业,不作三恶业。十善业属于正业。符合四圣谛的谋生方式是正命,正命是靠正法生活,不靠像法谋生。如法获得四事供养属于正命。符合四圣谛的精进是正方便,正方便是向着止恶扬善的正确方向精进。符合四圣谛的观念是正念,四念处属于正念。符合四圣谛的禅定是正定,正定是不离慧观的禅定。苦集灭道四项真理是佛说的,所以叫做四圣谛。
因为涅槃是四圣谛中的灭谛和核心,所以四圣谛就是涅槃法,不要涅槃就不能灭苦。要灭苦就要灭有身。五阴身是从十二因缘产生的,所以十二因缘也叫十二牵连,它的每个环节都包含四圣谛,都有集、灭和灭苦之道。
基于以上的观察思考,菩萨得出了规律性认识,一切众生包括我都是因缘所生法,或因缘起所生法,十二因缘所起之法,简称缘起法,缘生法,因缘法。
因缘法的原理包括四句话:“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世间包括此世与他世。譬如爱喜五阴,便是造作转世的因缘,这个过程就是集世间;由此受到了转世受身之报就是世间集。只有灭了转世的因缘,才会超越世间。具体说到人身上就是两句话:“缘无明而有行乃至缘生而有老死;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故老死灭。”
轮回与解脱都是有因缘的,这种随缘生灭的众生观、人生观,就是因缘法所揭示的普遍真理。
根据以上内容和原理,菩萨得出如下定律:“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这里的“此”是原因是种子。只要灭尽了苦因苦种,就一定不会结出苦果。这也是佛说“我论因说因”的本义所在。
过去诸佛悟道前都是一坐七日,逆顺观察十二因缘。思维因缘法,彻悟四圣谛,是诸佛成佛的必由之路。除此以外,决无第二条路可走。只有觉悟四圣谛,才是正确的觉悟,才能修成正果。脱离四圣谛去求开悟,都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即使若有所悟,也不是佛门正觉。
佛法是专门解决生死的大学问,一经创立便揭示了众生的第一个成因,即所谓缘起“第一义空,第一最空,法住法空。”缘起性空决定了本来无我,这是生命起源的真相。不论生命形态如何乱起乱灭,其空寂的本性永恒不变。所以初步理解缘起空的智慧名为法住智,得到了法住智,便可法眼清净,证得初果。
“如来自觉此法成等正觉”后,毕生将因缘法、四圣谛作为最高法则和讲经答问的基本依据,全部说法无不围绕此法而展开。因缘法、四圣谛的发现,揭开了生死之谜的盖子,阐明了灭苦之道的原理,奠定了整个佛教的理论基础,开辟了佛教的彻法底源,使长夜漫漫不知出路的苦难世间从此有了佛光的照耀!
当2月8日的上弦月在西天上张开笑口之际,菩萨悉达心开意解如释重负,知道自己找到了古佛成佛之路,由此看清了生老病死的来龙去脉,接下来还要通过魔考,不动淫怒痴才是大丈夫,咱们下回再讲。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