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节一 麻衣相法(一)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节一 麻衣相法(一) (1 / 5)
        袁珙与道衍离了洪都,一路北上,游历山水,遍访名士。若是花尽了盘缠,袁珙便支起相摊,和尚做些法事,共同填补生计。虽然活的朴素,可是天天非常自在,日日潇洒逍遥。如此同行了一个月,到了吴浙之地,临近了余杭,也快到了两人各自的桑梓。袁珙家住余杭塘栖,道衍要回姑苏妙智庵,渡口上两人分舟而行。

        道衍继续北行,一路无话暂且不说。只说那袁珙的心思,本打算与和尚同程返乡,可途中想起一件记挂已久的事端来。崇英县有一位相法高超之士一直无缘得见,此次返乡正好顺路拜访,这才离了和尚,搭了去崇英县的小舟。

        轻舟迎风而行,脚下碧波青青,水光潋滟,河中锦鲤跳耀,两岸长堤绿柳,青山云环雾绕,古洞烟霞,宛如画境,不愧是一等的风流之地。袁珙看得心血来潮,用扇子打着拍子,唱将起来。

        达之人兮无穷愁,

        愁之人兮少达修。

        庐中龙兮上云霄,

        江上鱼儿兮自逍遥。

        此曲词实非袁珙所创,而是裁自张三丰丹经中的天口篇,用在此处较为适宜,也表达了袁珙当时的心境,大意如下:若将天人之道已经参悟,纵使日子过得看起来穷苦,也丝毫感觉不到,因为已经忘却忧愁烦恼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腾达之时,就像庐中之龙一样一飞冲天!纵横万里!平庸之时,就像这江中的小鱼,游来游去,欢愉自在!

        到了崇英的渡口已是晌午,袁珙早就腹中饥馑,打算祭了五脏庙之后再动身寻人,刚刚下了船,迎面来了个渔夫问道:“大人是不是姓袁?字廷玉?”

        袁珙警惕的相了一下眼前这渔夫,识出他不是歹人,才回道:“正是在下!这位老乡有何贵干?”

        “袁大人,您有一位朋友在福源楼等您。”

        袁珙问道:“朋友?我在崇英县好像没有朋友啊?借问一下是哪位朋友?”

        渔夫回道:“我也是传话的,他说您去赴约就知道了。”

        这福源楼是崇英渡口最大的酒楼,一般的鱼贩、商贾在这是消费不起的,有些头脸的人物才能跨进这门槛。袁珙看了看偌大的门面,迟疑了一会儿想要离开,这时门子迎了上来,问道:“您可是袁大人?”

        袁珙见门子认出了自己,也很想知道是哪位故知这么大的牌场,便微微颔首道:“正是在下,有何话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