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人性本善,人性本恶? (2 / 3)
同样,如果他帮助了本部落的人,称之为“善”,而如果帮助了敌对部落的人,就不是“善”。
在路边发现奄奄一息的小猫或者小狗,我们把它救下来,是“善”的延伸。
就这样来定义,利于群体或者群体内其他人的事,是“善举”;不利于群体或者群体内他人的事,就是“恶”。
说完了“善恶”,再说“本”。
“人性本善,人性本恶。”这里的“本”字当什么讲?
有这样的解释:“本就是原来的、基础的、根源的……”
再进一步讲,就是与生俱来。
从出生落地那时,是“善”,还是“恶”?
就要看人的群体属性是否与生俱来。
人的团结互助的属性应该是被写到了基因里,从骨子里讲就已经是群居动物了。经过多少万年的进化,成为如今的高智商群体,与人们相互团结一致面对外界的本性密不可分。
“掠夺”属性不用担心,当然与生俱来,生下来就知道吃奶,掠夺外界不属于自己的物质来吸收,再把不需要的排泄出体外。这个“掠夺”属性也是生命得以存在的本质属性。
也就是说与生俱来就知道“满足自己”,那么满足自己的做法会有一个限度,应该拿自己应得的那一份来满足自己,而不能把本来不属于自己的别人的合法资产或者群体的共有资产拿来满足自己,如果这样做了,等于侵犯了他人或者群体的权益。事实上,不少人这样去做了,视为“恶”。
同时,人是群居动物,人性必然有“满足群体”的意向,平时要做一些有利于自己所在群体的事情。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拿自己的资源去帮助别人解决困难,有助于保护群体的稳定与发展,视为“善”。
比如说两个婴儿一起吃奶,有可能因为争夺同一个**而争斗起来,那么这个表现是“善”还是“恶”?
通过阻止别人得到,来让自己得到,姑且认为它是“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