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元芳顺利通过考查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元芳顺利通过考查 (1 / 3)
        4.元芳顺利通过考查

        现在整座大佛寺加上元芳也只有六个人:仁怀大师、小沙弥、藏经阁看守经文的老和尚以及被仁怀大师收留在寺院里,负责照管菜园并负责做饭的两个无儿无女、无家可归的当地50多岁的孤身老汉。

        小沙弥约十五、六岁,比元芳年长两岁,但身体比元芳瘦小多了。这孩子十年前原本住在山里,因父母进山砍柴被猛兽所害,就成了孤儿,被仁怀大师在山里采草药时发现,带回来来收养在寺院里。小沙弥沉默寡言,做事倒还勤快,负责寺院每天的洒扫事务,将寺院的每个角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

        自从父亲走后,元芳虽然感到有些孤独,但他知道父亲把他留在寺院里的目的,所以他把对父母的思念深深地埋在心底。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跟仁怀大师好好学,学成上乘武功,回报父母对自己的期望。

        出乎元芳的意料,一连好几天,仁怀大师并没有传授自己一丁点武功,甚至关于练武之类的话都没说过半个字,只是安排元芳每天五更起床,然后到寺院半里外的小溪边去把打水回来,将厨房里的水缸注满水。

        每天上午大师也没给元芳安排其它的事务,只是打完水后,就让元芳看一些关于人体穴位和一些关于中草药方面及医治内、外伤之类的书,。

        虽然元芳心里感到有些失望,但他还是没有任何怨言。另外还让元芳感到不解的是:每次去打水,大师只能允许元芳用两手提着水桶,却不准用担子挑,并且提着装满水的水桶还要尽量跑着回寺院,否则就要受罚。元芳也没多问,心想:大师的安排,自有他的道理。

        从此,每天按照大师的吩咐,五更天按时起床,不辞辛苦地去打水;早饭过后,就呆在自己的房间里,认认真真地看大师要求他读的那些医书;下午在自己房间前的空地上练习练习父亲教给他的武艺;晚饭后,又再练练武艺,然后在油灯下继续看大师要求他读的那些医书,到二更天后便上床睡觉。每天只要有空余时间,元芳都会主动帮助小沙弥打扫寺院的卫生。小沙弥看在眼里,虽然嘴里不说什么,但心里还是感到挺温暖的。

        这西北冬天的早晨格外寒冷,每次元芳去小溪边打水,都要用铁棒狠劲地凿开厚厚的冰层才能打到水。有时提着水桶奔回寺院,水从水桶里溅出来,衣服、鞋子都弄湿了,冻得硬邦邦的,身上冰凉冰凉的,非常难受。但他从不叫苦,再苦再累,他都咬牙坚持,按要求将厨房的水缸装得满满的。那两个在厨房做饭的孤身老汉,见小小年纪的元芳干活如此不怕辛苦,都佩服得竖起大拇指称赞不已。

        每当感到劳累时,元芳总会常想起在凉州时老秀才教给他的书中句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他觉得就算再苦再累自己也要承受,一定要争口气,把大师交代的一切事情做好,不给阿爸阿妈丢脸。

        从进寺院到现在已经十多天了,元芳很多时候都主动协助小沙弥打扫寺院,做起事来非常勤快,手脚麻利,脏活累活抢着干,小沙弥也挺佩服元芳的。

        空闲之余,元芳还主动找小沙弥聊聊天。一开始,都是元芳问一句他机械地答一句。小沙弥从来都不主动问元芳什么,也不主动给元芳说些什么。元芳生性开朗,天生一副热心肠。对于小沙弥的冷淡非但不在意,反而更加热情地找他闲聊。

        渐渐地,小沙弥对这位新来的和自己年纪相仿又热心、善良且很能吃苦的帅气小伙有了好感。一向沉默寡言的他也渐渐打开了心结,终于开始主动找元芳说说话了。他主动给元芳讲了他的悲惨身世,元芳也给小沙弥详细说了自家的情况。两个少年听了对方的身世,都为对方的家庭遇到的不幸而唏嘘不已,彼此心中都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相互间都把对方当成最值得信任的好朋友......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三个月,到了第二年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春暖花开,大地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