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5.收留赵氏父女 (1 / 3)
5.收留赵氏父女
刘三和李淘这一老一小相依为命,时间就这样一天天平平淡淡地过去。不知不觉到了大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李淘已十六岁。
西北的风霜,加上生活的磨练,使他已成长为一个高高大大、身体强壮的小伙子。身高已达七尺多,身体结实,古铜色的皮肤更体现出男子汉的味道。
经过近十年的刻苦练习,李淘已把刘三伯伯传授给他的李家枪法和秦家锏法还有罗家枪的回马枪绝技,练得炉火纯青,颇有他父亲李如珪的风采。刘三倍感欣慰,毕竟自己的一番努力总算没有白费。
从四月中旬开始,西林镇的乡亲就发现:不断有衣衫褴褛的百姓扶老携幼地从甘州方向过来,往凉州方向逃难。
西林镇的乡亲有刚从甘州方向做生意回来的,说是占据青海东北一带的吐谷浑在伏允可汗率领下,五路大军齐出,同时攻掠大唐河西地区通向西域的边关要隘和甘南地区的几处重镇。
几天以后,从甘州通往凉州的官道上逃难的百姓更多了,随处可见倒毙在路边的难民尸体。逃难的百姓扶老携幼,疲惫不堪,漫无目标地流浪,有些来到了西林镇上,就再也不想走了,靠西林镇的乡亲施舍过活。
刘三心里也很焦急,听说镇上有人从凉州做买卖的人刚回来,他立刻来到镇上打听消息。
刘三从客栈出来,刚走过镇口,就远远望见前面围着一群人。他立刻跑过去,只见一个中年男子正在对大家讲目前他所知道的情况:“凉州城现在是只准出不准进!那些从甘州一路辛苦逃难过来的百姓,都被守城军士阻拦在城外,不准进城,说是为了防止敌军的奸细混入。城里人议论纷纷,说目前吐谷浑人已经攻陷了河西地区的甘州(今甘肃张掖),随时都有可能攻打我们凉州。还听说吐谷浑人已经占领了甘南地区的鄯州(今甘肃临潭县)、河州(今甘肃临夏县)和芳州(今甘肃迭部县),并杀死了鄯州刺史孔长秀大人,甘南重镇金城(今甘肃兰州)直接处于吐谷浑人的威胁之下。不过听说朝廷已经派大将军李靖统领20万大军来收复甘南几处重镇并救援我们凉州......”
正说着消息,他突然看到了人群中的刘三,脸上立刻露出几分欣喜,便满怀期待地走过来对刘三说道:“刘老板,你是见过大世面的,请你给大家伙儿出出注意吧,我们凉州距离甘州也不过400多里路程,吐谷浑人说来就来,眼下朝廷的大军还迟迟未到,我们该怎么办呀?”
围观的乡亲们也附和着说:“对呀!刘老板,你给我们出出主意吧,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刘三见众人对自己寄以如此厚望,也不好推辞,便沉思片刻后真诚地对大家说:“承蒙大家的厚爱,感谢众乡亲们信得过我!我看就这样办......”
他把他的想法如此这般地给大家说了,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于是各自回家按刘三老板说的要求作好一切准备。
刘三从镇上前脚刚回客栈,镇上的20多个青壮男子后脚就到了。
刘三从中挑选了9个机灵一点的,把他们分成了3组,安排他们轮流骑马往西前出几十里地,准确打探吐谷浑人的消息。一旦打探到吐谷浑人向凉州攻过来的准确消息,就立刻回来报告,镇里的人就带上必要的易带走生活用品及时撤往后面山岭中躲藏起来。从镇上撤往后山,只需一袋烟的功夫,只要提前作好了准备,时间完全来得及。
其余青壮男子,刘三打发他们回去帮助那些劳力弱的人家,准备好随时可以带走的粮食、衣物等生活必需的东西,将带不走的粮食等物资找稳妥的地方埋藏好,作好随时撤往后山的准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