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刘三、柳氏落脚凉州 (2 / 4)
城里都寻遍了,南城外和北城外也去找了一番,他都不大满意。东城外,来的时候已经观察过了,也没什么适合的地点。他决定明日到西城郊外去看看,碰碰运气。
雪停了,天刚亮,刘三就驾着马车在蒙蒙雾气中出了西门,往西郊去了。
刘三一路往西,沿途寻找合适的栖身之所,不知不觉走了三、四十里,太阳出来了,雾气渐渐消散。
他隐约望见道路右边几里外的山岭下似乎有一村镇,他决定去镇子里看看。
走到镇口,刘三遇到一白发老丈,便停下马车向他详细打听这里的情况。
老丈耐心地给刘三介绍:此地离凉州城约40里,唤作“西林镇”,因这里地处凉州城西面,镇子周围有一片野生的柿子树林而得名。在每年九月柿子成熟时,树上满是成熟了的柿子,一眼望去,火红的一片,像一片红红的祥云,那才好看!如今这隆冬季节,柿子树早已掉光了所有的叶子,光秃秃的枝丫,没啥意思。这个镇子是河西走廊上的一个小小不起眼的镇甸,因为不在官道旁,所以不大引人注意。整个镇子比较小,只有两条成十字型的街道,街道比较窄,勉强能容两辆马车并排通过,只有四、五十户人家。由于刚经过战乱,镇子里几乎没有什么年轻男子,基本上是一些老弱妇幼。镇子处于山坳之中,东、北、西三面都是山岭,只有南面有一条土路通向官道,离河西走廊上的官道约5里地。
听完介绍,刘三觉得这个地方环境不错,比较僻静,正是自己心中所要找的“桃花源”。他决定就在这里落脚,但先要寻得一处比较适合的地方,长期住下来。他下了马赶着马车,从镇的东头找寻到西头,又从西头找到北头,几乎把整个集镇翻了个遍。
虽然天气已经放晴,但天气依然阴冷,人、马哈出的气立马形成一小团雾气。窄窄街道上非常冷清,几乎没有什么行人和商贩。几个老年妇人裹着头巾,背着背篓,木然地默默从他旁边走过,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仿佛就没有刘三的人和马车存在。
该在那里落脚呢?
刘三有些茫然了。
这时,他隐约记得他刚来进镇子时,就在镇子口的南边的小溪旁边,有一片柿子林,柿子林旁好像有一家客栈。
他决定去那里看看。
不一会儿,刘三就赶着马车来到小溪边,果然看到了小溪对面的那家客栈,房屋有些破旧,看起来条件有些简陋。客栈的屋顶此刻正冒着淡淡的炊烟,似乎在准备午饭。
一座宽约六尺,长约三丈的小木桥,从小溪这边通向客栈。小木桥的木板已经比较陈旧,有的已开始腐朽,像是已经有好多年了。
桥两边立着几根茶杯口粗的旧木桩,上面拴着拇指粗的铁链,作为桥的栏杆。铁链已是锈迹斑斑,仿佛在展示自己的年龄比较大。桥那边一扇有点破旧的木栅栏门静静地大开着,似乎在对客人说:欢迎到来。
刘三牵着马车小心地走过小桥,刚走进木栅栏门,就见从屋里快步走出来一位老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