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兵败投秦王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兵败投秦王 (1 / 3)
        (3.)兵败投秦王

        时光飞驰而过,转眼到了春暖花开的四月初。瓦岗军依然将洛阳紧紧围困,丝毫没有撤军的迹象,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之势。

        洛阳城中的粮草勉强还能支撑半个月,援军还没半点影子,王世充急得快要吐血。

        隋大业14年(公元618年)四月十五日,从江都传来消息:宇文化及统率骁果军发动兵变,已于四月十一日将隋炀帝勒死在江都行宫中,自任监国,接管了朝政。目前已率领他的骁果军15万人一路向西而来,准备取道洛阳返回长安。(因为他手下的骁果军绝大多数将士都是陕西人,思乡心切。)其前锋3万铁骑,在其儿子——号称“天下无敌”的宇文成都统领下,已经越过虎牢关抵近荥阳。不出两日,宇文成都就会抵达洛阳城下。闻此消息,王世充欣喜如狂,如释负重地长长出了一口气,大吼一声:天助我也!洛阳有救了!

        消息传来,李密和军师徐茂公忙召集诸将商议对策。李如珪提出自己的意见:将我军主力撤往邙山方向,保存实力,确保粮仓的安全,将通向洛阳的大道让出,暂且避开宇文化及骁果军的锋芒,让宇文化及进入东都洛阳与王世充会合。王世充和宇文化及向来就有一些矛盾,这两只老虎处在一起必会产生新的矛盾,等他们矛盾激化发生内斗两败俱伤之时,我军再坐收渔翁之利。到那时再取洛阳就如探囊取物。

        众将也七嘴八舌议论不停。徐茂公微笑地对李密说:“主公!在下觉得如珪兄弟的建议可取,你意下如何?”

        哪知李密脸一沉,厉声说道:“诸位不必再多说,吾意已决!我军已围困洛阳三个月,眼看就要得手,如今要是撤围而去,岂不前功尽弃?再说宇文化及那弑君的恶贼,人人得而诛之,岂能放过他?待我攻破洛阳,收拾了王世充,回头再灭他宇文化及,正好树立我瓦岗军的威名,受天下人的拥戴。传令!明日全力进攻,务必两日内破城!探马随时报告宇文化及骁果军的动向。”

        众将深知李密的脾气,便不好再说什么,默默地各自回去作明天攻城的准备。

        四月十六日清晨,李密亲临一线督战,瓦岗军经过一番调整后,开始对洛阳城发起了新一轮的猛烈攻击。

        异常惨烈的攻城大战从早晨进行到下午未时,瓦岗军不顾伤亡,发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冲击。隋军拼死抵抗,双方都死伤惨重,瓦岗军还是未能攻破洛阳,李密急得直跺脚,破口大骂攻城将士的无能。

        正在这时,探马给李密带来一个很不幸的消息:宇文成都的3万铁骑突袭了兴洛仓,守仓的裴元庆已被宇文成都杀死,手下2万守军已土崩瓦解。宇文成都的3万铁骑正沿邙山山道直奔洛阳而来,宇文化及的大队人马距宇文成都已不到半日路程。

        这个消息令李密怒火中烧,眼看洛阳即将攻下,自己的霸业就要实现,却突然出现宇文化及这个幺蛾子;更为可恨的是宇文化及的儿子宇文成都竟然偷袭了兴洛仓!这就意味着瓦岗军的粮草将断,没有了粮草这仗还怎么打?不行!必须打败宇文成都,击败宇文化及的晓果军。我要杀掉宇文化及父子,夺回粮仓,方解心头之恨!

        于是李密传令:立即停止攻城,休整一晚,明日一早从洛阳撤围。李如珪、秦琼、程咬金率军6万作为先锋,直插邙山,拦住宇文成都。我率主力随后跟进,我要灭了宇文化及父子。单雄信、裴仁基率4万人马断后,防止王世充偷袭我军后路。

        晌午时分,李如珪、秦琼、程咬金率领的6万瓦岗军在洛阳以东约四十里的地方和宇文成都的3万铁骑遭遇了。

        这里是一片平地,方圆几十里一马平川,毫无遮蔽物。

        远远望见烟尘滚滚,大批瓦岗军杀奔过来,宇文成都立刻下令排好阵势,准备迎战。

        只见宇文成都一人突前,头戴双凤金盔,身穿黄金锁子甲,手中是一把100多斤重的凤翅鎏金镗,威风八面。胯下坐骑是一匹名为“千里火龙驹”火红色战马,像一团烈焰,十分耀眼。宇文成都微仰着头,很是不屑地望着奔过来的瓦岗军。他身后书有“天下无敌”四个字的一面大旗在寒风中猛烈地舞动着,像是在向瓦岗军招手:有不服的上来挑战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