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李如珪用计大破隋军 (2 / 2)
自李密、翟让在瓦岗寨举事以来,附近州县的隋军已来进剿过两次。无奈这里地形太过复杂,瓦岗军在李密、翟让的统领下,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大败隋军,弄得附近州县的隋军损兵折将,士气低落,再也不敢主动进攻瓦岗寨。这一次隋炀帝派号称“常胜将军”的张须陀领军前来,看来是下了血本,志在必得。
张须陀何许人也?
张须陀,年纪约50,官拜一品柱国大将军。他心高气傲,心狠手辣,多次征剿各地义军,据说至今还未尝败绩,被大隋朝称为“常胜将军”,名满天下。河北、山东、江苏等地的农民义军都曾吃过他的大亏。去年在河北,曾以500人抵挡2万义军,骄狂得很。此贼身高不满七尺,脸上长了一副酷似关公的长髯,用的兵器也酷似关公的青龙偃月刀,只是分量略轻一些。一把青龙偃月刀在他手里耍得风车斗转、神出鬼没,不少义军将领都丧身在他的刀下。他常以关羽自居,自称“关公二世”。此次他亲率五万大军进击瓦岗军,压根儿就没把瓦岗军放在眼里。他认为瓦岗军虽然人数多于他的军队,但多是些流民组成的乌合之众,不堪一击。
众好汉来到聚义厅,分别落座。李密高坐堂上,眼光环视,朗声说道:“此次张须陀领军前来,诸位可有退敌之策?”
话音未落,只见程咬金嚯的一声从座位上站起来,大声喊道:“且禀主公,张须陀那贼五万人就想来攻我们瓦岗寨,就是来个十万、八万也一样让他有来无回,怕他作甚?明日我领军前去宰了那厮,何必在此枉费工夫?”
李密手摸下巴,微笑地说:“程老弟勇气可嘉,不过也不要轻敌。我瓦岗军虽有七万人马,人数比隋军多,但士兵绝大多数都是流民,缺乏必要的训练,隋军来的都是精锐,如果硬拼注定要吃大亏。诸位再议议,看有何良策?”翟让也说了一句:“就按大头领说的,诸位再商议商议。”
聚义厅里众好汉七嘴八舌,议论纷纷,众说纷纭,好不热闹。
在来瓦岗寨的途中,李如珪都在仔细观察沿途地形,山川河道树林的分布,以及村庄集镇的位置都已了然于胸。加上从小就在父亲的教导下熟读兵书,对行军布阵、作战之法也颇有些心得。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一个比较成熟的计划已成竹在胸。
他立马站起来,向李密拱手行了一礼,自信地说道:“主公,末将有一计,不知行与不行?”
李密手一挥,示意他往下说。众人都静了下来。
如珪不慌不忙地继续说道:“我来的路上,发现离我们瓦岗寨约五十里的地方有一小镇,名叫道口镇,离荥阳约一百里,那是通往我们瓦岗寨的必经之地。张须陀不是很狂妄瞧不起咱瓦岗军吗?我们就给他来个诱敌深入。道口镇再往瓦岗寨方向十余里就是黑风岭,那里两边山高林密,中间是一条长约十余里的山谷,宽不到半里,是伏兵的理想场所。我们预先将伏兵隐藏在山谷两头的山林之中,待到隋军大队人马进入山谷,两头伏兵悉数杀出,让其首尾不能相顾,隋军必将大败。关键是要派一员将领领一队人马先行赶到道口镇,提前在那里截住隋军,然后假装不敌而败退,引诱隋军向黑风岭追击。如果主公认为此计可行的话,末将愿率本部人马前去道口镇诱敌。”说完,用期待的目光看着李密。
李密仔细地听着,脸上不时露出赞许的笑容,暗自思忖:此乃妙计!如珪这小子年纪轻轻就有这等见识,真是令人钦佩呀!前途不可限量。众好汉也觉得此计甚好,都向如珪投来赞许的目光。
李密和翟让交换了一下目光,翟让会意地点了点头,于是李密发布将令。
“众将听令:李如珪率本部一万人马立刻赶往道口镇布防,确保将隋军诱入黑风岭山谷,待隋军追到谷底,见王伯当、单雄信部杀出后,立即回军和他们一起截杀隋军前部;程咬金、尉迟恭率五千步军,在道口镇附近埋伏待机,待隋军离开道口镇进入山谷后立刻占据道口镇,防止有另外的隋军前来援救,如遇有从黑风岭山谷方向败退回来的隋军一并截杀;秦琼、罗成率本部人马各一万埋伏在山谷口的两边山林,待隋军大部进入山谷,立刻挥军攻击隋军后部;王伯当、单雄信率本部人马埋伏在谷底的两边山林,待到隋军追击到谷底,让过李如珪本部人马,然后立即杀出,和李如珪部一起攻击隋军前部;其余诸将与我和翟副首领率余下人马埋伏在山谷中部黑风岭两面的山林中,待到隋军大部进入山谷,山谷两头喊杀声起时,立刻往谷中放箭射杀隋军。如此一来,隋军必大败!明日一早,李如珪部先行出发,一个时辰以后其余各部随后出发,依令形事,违令者斩!”(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集《李如珪枪挑卢明月》)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