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章 桐城县的第一块玻璃 (1 / 2)
“小人听说,张大人为了桐城百姓,夜以继日昼夜勤政。就算是一时没有等待大人办理的公务,大人也会专心研读,学习不辍。实乃天下读书人的楷模。”齐师爷恭恭敬敬地向桐城县的知县大人拍下了普普通通的马屁。
作为一县的长官,张元松张大人当然听过很多的马屁,也拍过很多的马屁。齐师爷的这个马屁水平实在是普通,基本等于没有。
张大人相信,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大老远的跑到他的县衙里,肯定不是专门给他拍马屁的。因为这个马屁的价值,肯定抵不上老头疏通知县大人的师爷所花费的价格。大家都一把年纪了,专门拍马屁和专门享受人拍马屁的事情,实在是浪费各自为时不多的时光。
看到张大人不置可否,齐师爷继续说道:“所以小人以为,书房对大人很重要。”
张大人点了点头,这老头就要往正道上拐了。这时,齐师爷就坐在张大人的书房里,屁股在椅子上担了半边。书案上点着两盏烛火,映照着案上的笔墨纸砚,还有齐师爷一张媚笑的脸。
此时已是嘉靖36年2月,天气稍有转暖,但也没到开窗的时节。屋外阴沉着天,书房里更是昏暗不明。
“小人以为,夏天蚊虫多,不宜开窗;冬天天寒,也不宜开窗。这窗户上的窗纸一挡,就算外面艳阳高照,书房里书房里总是光线昏暗,仍要点上灯才能批阅文书,圣贤之书。”
张大人仍然不置可否,头也没有点。张大人的窗户却不是糊窗户纸的,而是用的明瓦。明瓦是用蚌壳、羊角、天然透明云母片等天然材料打磨成带有四个圆角的方形薄片。明瓦半透明,是大户人家装在窗户上采光的高级货。
“所以,小人为大人带来了透光的窗户,名字叫做玻璃。”齐师爷打开脚边小箱子,拿出了一个东西。
张大人看过去,齐师爷手里拿的是一个木框,约有六七寸见方。木框漆了红色,冷眼看去,看不出什么特别,只是齐师爷一副小心翼翼的样子,好像捧着的是他下半辈子的前程。年纪这么大的老头,下半辈子也应该没什么前程了,小心的样子未免让张大人心里耻笑。
“张大人,玻璃虽然好,但有一样缺点,就是容易破碎,较之瓷器更甚,使用的时候不得不稍微小心些。”齐师爷说着,把木框递给张大人。
张大人随手接过来,忽然看到木框中间烛光一闪。张大人大吃一惊,手一抖,差点没抓住木框。再仔细看去,木框中间有一层朦胧的反光。
“这是,水晶?”张大人不由得对齐师爷上了心。这么一大块平整的水晶,当是价值不菲。难得上面没有瑕疵,且打磨得如此平整光洁,一开始竟然没有看出来木框里有这么一个宝贝。
“张大人见笑了,小人哪里有本事做这么大的水晶。这个是小婿做的新鲜玩意,叫做玻璃,不值钱,不值钱。”
张大人也是见过玻璃的。嘉靖年间的玻璃,里面杂质浑浊,哪里比得上这一件晶莹剔透,没有一点杂色在里面。
“老齐,你到我这里来,所为何事?”送了这么贵重的礼物,所求的当然是难办的事。
“张大人,小人就是觉得张大人的书房应当装饰得稍微亮堂一点,也好多为我们桐城县人多多费心。这是小人的一片私心,没有别的事情了。”看到张大人对这件玻璃十分满意,齐师爷的媚笑更加地足了,“小人不知道张大人书房是什么格局,需要多少玻璃。这回带了样品来请张大人过目,如果张大人尚且满意的话,小人回去叫人即刻赶工为张大人制造书房的窗户。以小人估量,大概一百片这样的玻璃应该差不过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