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章 倭寇的第一次冲击 (1 / 2)
齐师爷在正房和东西厢房来回走了三圈。
一般情况下,齐师爷对史铁匠惧内这一爱好并无反对意见。但是在躲避倭寇这一关键时刻仍然惧内,齐师爷深不以为然。但是,作为江宁城里的半官方人士,百姓眼里的准县太爷,曾经的热血青年,齐师爷确实难以拉下脸来反对把倭寇引过来。
当然,这不仅仅是脸面的问题。齐师爷的脸经过了五十年的风吹日晒,沧桑又坚固,和一众政府官员一样,绝不可能被人从脸皮的位置攻破。齐师爷更担心如果直接反对把倭寇吸引过来进行决战,倭寇走了之后他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尽管师爷只是衙门里的编外人员,明目张胆的畏战行为也没好果子吃。当今知县文广达文大人可不是个心慈手软的人。
说起文大人,地位当然是比齐师爷高。文章写得比齐师爷好太多了。齐师爷才不过是个秀才,文大人可是正经的三甲进士。文章写起来既可以巍峨雄壮,又可以花团锦簇。要是真正地用心写,就仿佛巍峨雄壮的天山上吹下来了花团锦簇的雪莲花,齐师爷只能高山仰止。
文大人除了文章写得好,生的娃也比齐师爷多,不到三十岁就好几个了。更加拿手的是甩锅的功夫。要说江宁县衙门里,也就齐师爷没有背过文大人的锅——毕竟齐师爷是文大人私人秘书,不到万不得已,黑锅还是县丞、典史他们背好一点。而且,县丞、典史他们的个头看起来都比师爷大,背锅背得结实。
但是,把总战死、江宁城陷落这么大的锅,县丞、典史他们估计都背不动,齐师爷要是主动送出个把柄,文大人不给他分担一点,让他抬锅,就实在有违文大人的本心了。
齐师爷硬着头皮咬着牙支持齐小姐的要求。内心里不停地哀叹家门不幸,他一把老骨头恐怕凶多吉少。焦虑的齐师爷在东西厢房之间来回串了三回,亲切地会见了史家铁匠们、伍家木匠们、卖豆腐的杜久荣,饭店的厨子万忠贵以及刚好到城里买锄头的佃户包世兴。
伍家父子、史丕带着史淡、史养在西厢房,卖豆腐的杜久荣、厨子万忠贵、佃户包世兴和齐小姐、史健在正房,史青、史亥、史礼、史鹏、史叹和史凡生在东厢房。还有房顶上的道士公孙冶以及光着膀子四处乱串的齐师爷。这些就是抗击倭寇的所有战斗部队了。
史家铁匠里面,除了史健二十三岁,剩下的人当中最大的是史健的师弟史青,也不过十九岁。史健的大、二、三徒弟史亥、史礼、史丕都是十八岁,四徒弟史鹏十六岁、五徒弟史叹十五岁。六徒弟史淡十二岁、七徒弟史养十一岁,最多算儿童团的。史健师父的儿子史凡生,十四岁。
齐师爷十分希望能把自己的岁数分给这一众小铁匠们,哪怕是每个人分两岁也好。他越看心里越害怕,不知道这个未来的女婿还有没有命当自己的女婿。自己这个知天命的老头子,对自己的天命实在是参不透。
卖豆腐的杜久荣看到齐师爷走到身边,悄声问齐师爷:“师爷,你说我们能打得赢倭寇吗?”
“什么话?”齐师爷一瞪眼,“倭寇到了这里,就是瘸腿的兔子掉进了天罗地网。今天只管叉兔子吃肉就是了。”
“师爷,这弩,史铁匠刚才教了我,我还是不怎么会用啊。”
这些打仗的都是些什么人啊?马上要开干了,家伙还不会使。齐师爷颇有些绝望地转头看史健。史健仍然一脸轻松,说道:“杜大哥,你去东厢房,把史凡生替过来吧。”
齐师爷转悠到齐小姐身边,小声说道:“小莲啊,这打仗都是男人家的事。你到后院地洞里面躲一躲。等打完仗再出来。”
“什么男人的事。男女平等,打仗也有我们女人的一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