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在异乡为异客 手足之情 (1 /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独在异乡为异客 手足之情 (1 / 7)
        泰州道宗共有五大峰峦,最高的主峰气势恢宏,有如擎天之柱屹立中央,贯通天地,其余四峰略显瘦削,分列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如天然守卫般眺望着主峰。

        五大峰峦,均是山高林密,不同时令,气象迥然不同,落雪赏梅,春伴百花,长夏林间正凉爽,秋风抚红枫林面,不光四时,即便是在一天之内,风光也是时时不同,处处两样,清晨时分,云海翻涌,霞光万道,不光有黄鹤振翅,更有成群结队的御剑之人来回穿梭,恍如仙境,难怪世人赞誉终惠山为天下第一山,旁晚时候,落霞与孤鹜齐飞,漫山遍野被镀上一层金灿光辉,偶有一两个有闲情雅致老道士在崖畔闭目养神,凡夫俗子见之,无不驻足礼拜。

        更有传言,除主峰之外的四大峰峦本是天上谪仙四帝各显神通,从天南海北使用移山挪海之术,凭空搬来,至于原因?自然也是众说纷纭,可道宗门墙之内的道士,更倾向这种,说是道宗老祖师修为通天,常与天上仙人为伴为伍,就在老祖师飞升之时,无数天仙降临凡尘,也就是在那天,四座巨峰从四方遮天蔽日而来,如今算来,它们镇守道宗已过千年之久,至今香火鼎沸,香客如流,实在无愧圣地之首美誉。

        长期生活在此的道宗子弟对这终惠山可谓是再熟悉不过,五个参天峰峦物尽其用,各有用途,主峰道观除了是大多数弟子的生活长居地,更是虔诚香客拜访祈福之所在,因为终惠山道宗在江湖的声名远播,香火长年不断,尤其是每年新春伊始,香烟滚滚,直扑天际,就连沧骊皇帝都会亲自前来进香祷告,以求国泰民安,万年常青。

        虽然比起主峰的巍峨挺拔,其余四峰稍稍逊色一筹,但也决然不是寻常山峦巨峰能够媲美比肩的,东南西北四峰虽是群星拱月,却又风格鲜明,别有一番静谧滋味。

        天已过晌,主峰道观上早早启程的香客仍旧络绎不绝,整个道观在几位年轻道士的疏导下,井然有序地进行着朝拜礼仪。

        一名半人高的小道士从靠近山顶处的地方,费力地帮助几位年老来客搬运着行李,因为年纪太小,体力不足,等到将行李搬到道观大门口时,他身上的道袍薄衫已经被汗水浸湿。

        纵是如此,那小道童仍旧自顾自地笑着,有模有样地说着些道宗义理,而那些香客也是被这笑容和认真所感染,朝拜也更加虔诚,每当此时,他便静静地在一旁看着,看着那些装束不一的人,猜想这些香客在拜神时在想什么?

        从未下过山的小道士,再见过这么多的山下人后,慢慢开始向往那个师傅嘴中的花花世界,他记得师傅对自己说过,山下的世界欲念太多,忘记了如何快乐,所以他们在遇到烦恼,在遇到不顺心的时候,便会想着来这神像前,乞求自己能够活得幸福些。

        小道士刚开始的时候并不明白,师傅说的是什么意思,等到见过这么多的人之后,他便更加看不懂了,这些形形色色的人都来自山下,他常常会想,如果山下的生活真是如此多姿,那为什么他们还要来山上?若是山下的生活并不遂意,那又为何不来山上,和自己一样做个道士?

        小道士想来想去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索性举起肉嘟嘟的小手拍了拍自己的脑袋,摆出一个无可奈何的表情,正当此时,他瞥见远处的异样,便雀跃地沿着道观大门的石阶一路跑了出去。

        沿着曲折蜿蜒的石阶分出的小岔道,告别了熙来攘往的人流,小道士怀着雀跃的心情,迈着轻松的步子,一路向前,终于来到一处天然平台。

        平台攀援在峰峦峭壁上,四周没有任何护栏,小道士一只手扶着峭壁,一边摸索着绝处逢生的青草,一边小心谨慎地往前走。

        脚下不远处便是万丈深渊,虽然已经过了正午,阳光正是最为炽热的时候,可这里仿佛没有受到丝毫影响,缕缕薄雾依旧缭绕在这僻静角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