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章 经济危机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百章 经济危机 (2 / 4)
        各殖民地的专员可以说是百年来,对殖民地经营最为上心的一批人。

        当然回报也是丰厚的,需求一旦出现,发家致富的手段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更多了。

        一个非洲的原始人从来没吃过糖,自然就没有需求,你先让她吃一块糖。需求不就有了的么?

        有市场才能挥动工农剪刀差,不然的话,哪怕艾伦威尔逊对苏联体制的国家,自我剥削的手段有所了解,他也不能对着吃饱了不饿的原始部落转嫁危机。

        所以英属非洲的地产兴邦战略,启动的时间要比马来亚殖民地早。

        本质上现在的英国就如同一个三级火箭,目前还保存的英属非洲殖民地开发一点,就会让马来亚殖民地提高一个台阶,最终还会助力英国本土的发展。

        工农业剪刀差这种手段英国当然也会,只不过真把这种手段玩出另外一个层次的,还是在帝俄废墟上重新建立的苏联。

        英国因为本土体量不大,英属印度没独立之前,要人有人要地有地,不用用力过猛就足以让本土过上很好的生活,随便使点手段刮地皮,都不用太掩饰就能财源滚滚。

        而苏联没这个条件,工农业剪刀差在苏联手中,就完全是另外一个层次的了。

        别看苏联创造出来工农业剪刀差的词汇,用来抨击自由世界,自己用起来比自由世界都熟练,如果说英国这种殖民国家是一个幼儿园水平,苏联完全是是教授级别,甚至还形成了理论。

        农业既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又是工业发展的绝对的基础。没有农业的支撑,工业化就不可能成功。

        由于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机器、农药、良种、劳动力等的增加,使得农产品成本提高。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得比农业快得多。使工业产品的成本无论在绝对量上,还是相对量上,都在下降。这样用价格指数计算的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缩小的幅度又要打一个折扣。

        艾伦威尔逊只不过是用苏联公开抨击自由世界的理论作为指导,通过自己领导海外资产管理委员会的框架,让其他殖民地专员这么干。

        现在的结果已经非常明显了,苏联人的理论,还真特么的好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