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43章 第 243 章 (3 / 10)
而是进行分拆。
“兴瑞茶行”,主营茶叶加工业务,经理赵怀生,技术总监毛顺娘。下属商号徐汇茶号、安庆茶栈、外带孤儿院绘画部。主打品牌包括兴瑞牌机制茶、博雅手工精制茶、小博雅、还有一些不同品级的衍生品牌。
“孟记花行”,是收购了常保罗亲家的棉花行,改组而成的棉花出口行,经理常保罗,外带孤儿院工厂轧花部。如今棉花价格年年飙升,采购加工都需要人手。林玉婵管不过来,授意常保罗全权负责。
常保罗也不含糊,直接请示:“三娘的七姑八姨舅爷外甥,都是种棉花的。咱们带他们一块儿赚钱吧?”
林玉婵无语了一会儿。这不是任人唯亲吗?
转念一想,在大清朝那信誉不值钱的商业环境里,有一层亲情羁绊,有时候反倒有助于信任和凝聚力。宁波人广东人的家族企业一抓一大把,倒都红红火火。
于是折中一下,表示:“宁波那边怎么经营我不管。上海这里,最多你和你老婆一起。我不希望看到别人。”
常保罗忙道:“当然不会。身边亲戚太多,我们还不自在呢。”
这么一来,博雅算是分出两个大的子公司,负责出口加工业务。
林玉婵召集所有员工,提出:
“大家跟我干了这么些年,应该也都小有积蓄。这两个子公司,各位可以当家作主,购买股份,让自己的每一分心血都有回报。我只做个拿分红的股东,年底看报表,必要时来帮个忙,但总体来说,权力都归于人民……哦不,归于大伙儿。”
员工们已经目睹了博雅第一年的爽快分红。没费多少口舌,就纷纷谨慎入股。
老赵当即投了一千两积蓄,掌握了“兴瑞茶行”的两成股权。红姑念姑两位自梳姐妹没有家庭拖累,这几年基本没花钱,回家一数,居然也攒出四五百两,当即高高兴兴地投了孟记花行,也当股东。
就连不属于任何公司的家政周姨,也拿出她险些投入地产股票的一百两积蓄,扭扭捏捏地问林玉婵:“我觉得棉花更挣钱。我要投您那个棉花公司。但我不识字,您能不能找个人给我念一下那个——年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