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八章 杨广欲谋李渊 (1 / 3)
于介休修整五日,李渊在朝廷使者的催促下,留高君雅领兵五千守备介休,命李孝恭帅军五千为先锋,亲帅大军一万为中军,北上太原,王威、李世民、李元霸领兵两千及民夫八千押运辎重随后。
兵至太谷,魏刀儿与王须拔得知,放弃了久攻不下的太原城,率领兵马欲退守河北。潘长文以为伪燕势穷兵溃,欲擒王须拔与魏刀儿戴罪立功,不顾晋阳令刘文静劝阻,亲帅大军一万六追击,轻敌冒进,于苇泽关中计,被魏刀儿领兵困于关内,并纵火焚关,隋军被烧死万余人。潘长文领残军西逃,被魏刀儿阵斩,隋军仅有千余人逃回太原。
大业十三年二月十七,刘文静领太原官吏出城三十里迎接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至此,山西平定。
李渊传令太原留守府长史裴寂领兵一千护送家眷赶往太原,同时令红翎快马奏报洛阳。
奏报抵达,杨广看过后,不发一言,匆匆散朝回了御书房,挥退左右太监宫女后独自捧着奏报大笑,继而大哭,“悲呼!普天之下,满朝文武,竟只有承恩一人懂我,何其可悲,恨君不早生二十年,若有君在,天下何至于如此。”说罢恸哭不已,忽而又大笑,“共禹论功不较多!共禹论功不较多!今有承恩懂我,朕这一生也算值了。”
笑罢,杨广一把扯开帷幕,看着大隋地图,看着那一个个的反王势力,最终下定了决心。走出书房,大声下令,“传靠山王御书房议事。”
杨林来到御书房,杨广将奏报递给了他,“王叔且细看后再议。”
杨林双手接过,看罢,震撼不已,“好!好!好一句“一寸山河一寸血”好一曲《精忠报国》,好一个李承恩。陛下,大隋有此忠臣,大隋幸甚!陛下幸甚!”
杨林赞罢,却又悲从心来,“可惜却是那李家子啊!”
杨广听了杨林的惋惜,笑着摇头,“王叔不知,承恩亦是我杨氏之人。”
“陛下,你虽收其母为义女,但其终非我杨氏血脉啊。”杨林却是不认同。
“王叔,时至今日,我就不再瞒着王叔了,那杨琴乳名吉儿,乃是族兄杨浩之女。”杨广心中充斥着愧疚与悔恨。
“什么?她是吉儿,是杨浩的女儿,那,那李承恩岂不亦算我皇族之人!老夫这便去寻他母子回来。”杨林一脸兴奋,找了许久的侄孙女终于有了音信,他实在高兴坏了。
“王叔此言缪也,承恩有杨氏血脉,却算不得皇室血脉啊。”杨广觉得有些奇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