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桥梁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96章 桥梁 (1 / 5)
        协和的进修团因为准备充分,很快进入状态,像普通的进修医生那样,研究病例,跟手术,听杨平讲课。

        尤其宋云,简直到了偏执狂的地步,生怕漏掉技术细节,杨平每一句话要记下,手术每一个步骤都不眨眼睛。

        综合骨科目前的病种涉及骨科每一个亚专科,都是高难度高风险的,大部分是别人不愿意收的。

        科里的手术,不是特别难的手术,比如麻花球折叠脊柱畸形之类的,需要杨平亲自主刀,其他一般的,宋子墨完全能够胜任。

        徐志良进步也很快,但是和宋子墨比较,还是有很大差距,他在奋起直追,希望能够像宋子墨那样独当一面。

        在综合骨科的独当一面,跟其它科室完全两码事,在这里独当一面的人才,放到哪都是顶梁柱。

        为了给协和的同行更多观摩机会,这段时间杨平主刀手术较多。

        夏院长和韩主任正在商量将综合骨科升级,变成综合外科,另外设立一个外科研究所做配套。

        这种做法在全国的大医院是从没有过的事。

        倒是一些小医院,乡镇医院和县级医院,分科不是很发达时,就分成内外妇儿五官,一个外科打天下,管它什么脑外、胸外、普外、骨科,都是一个外科,从头到脚的手术,医生通吃。

        但是这些基层医院所做的手术有限,一般是简单手术,稍微难点的往上级医院转,所以掌握手术也不难。

        到了三甲教学医院,尤其全国顶级医院,要求专精,自然形成了分科,医院越大,分科越细。

        现在,要在三博这种医院设立综合外科,很多人反对,认为不伦不类,让人家笑话,哪有三甲教学医院的外科医生做通科手术的。

        夏院长不管那么多,反复分析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认为在理论上成立综合外科没有障碍,关键是这个外科的成立要有意义。

        对于杨平这种天才人物,必须给他一套独立的大平台,甚至以后要建立院中院,让他充分发挥才华,才能留住这种特殊人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