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 调往疏勒 (2 / 2)
我和余下的人也骑马追去,鹿在前方奔跑,只见元善搭弓射箭,嗖的一声,鹿栽倒到草地上,一动不动,我收弩放入弩盒。
元善一马当先来到鹿前,看见鹿中两箭,我射中了鹿的脖子,元善的箭射中鹿的肚子;于是掏出随身的小刀把鹿角割下揣在怀里,背着鹿放上马背。
“王诚,你这家伙太阴了,不过今日有鹿肉可以吃了。”元善骂骂咧咧对我说。
“那还不是托你元善兄的福,弟兄们我们回去吃鹿肉了,回营。”我哈哈大笑的说。
回到军营,我嘱咐元善一会给我留个后鹿腿,一会煮好我给冯校尉送去。
我端着鹿腿走到冯校尉的帐外,待允许后进入帐内,进入帐内看见马旅帅也在。
“禀告冯校尉,马旅帅,卑职刚才打了一头鹿,煮好献于品尝。”
“那我和马兄尝尝鲜,马兄请。”
“冯兄请。”
“卑职先告退,大人请慢用。”说完就退出帐内,回到自己的所在的帐房休息。
附: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盛世这时期的邮驿,也是空前繁盛。
隋唐时期邮驿事业发达的标志之一是驿的数量的增多。隋唐继续发展南北朝时的驿传合一的制度,“驿”代替了以往所有的“邮”、“亭”、“传”。驿的任务包罗万象,既负责国家公文书信的传递,又传达紧急军事情报,还兼管接送官员、怀柔少数民族、平息内乱、追捕罪犯、灾区慰抚和押送犯人等各种事务,有时还管理贡品运输和其他小件物品的运输。
隋唐时期的驿遍布全国,像一面大网似地密布在全国交通大路上。据《大唐六典》记载,全盛时全国有水驿260个,陆驿1297个。那时,专门从事驿务的员工共有20000多人,其中驿夫17000人。这是一支很庞大的邮政队伍。驿夫又称驿丁。根据不同的驿站等级,驿丁的配备数目不同。《大唐六典》载,唐代最大的驿称为都亭驿,是国都所在的驿站,每驿配驿夫25人。各道陆驿分为六等:第一等驿配驿夫20人,二等驿配驿夫15人,三等以下递减,最后一等第六等驿为驿夫二至三人。水驿则根据驿务繁闲,也分为三等:事繁水驿配驿夫12人,事闲配驿夫九人,更闲水驿配备驿夫六人。有些学者据有关各种资料统计,有唐一代,全国的驿夫数实不止上述17000人,有许多盛唐时期新增之驿,尚未统计在内,其总数合计当在25000~30000人。说明唐朝邮驿事业确是发达的。
唐代全国各地交通线路畅通。著名散文家柳宗元在《馆驿使壁记》中记载,唐时以首都长安为中心,有七条重要的放射状的驿道,通往全国各地。第一条是从长安到西域的西北驿路,自长安经泾州(治所在今甘肃泾川北)、会州(治所在今甘肃靖远北)、兰州、鄯州(治所在今青海乐都)、凉州(治所在今甘肃武威)、瓜州(治所在今甘肃安西东南)、沙州(治所在今甘肃敦煌)直达安西(今库车)都护府。第二条是从长安到西南的驿路,自长安经兴元、利州(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剑州(治所在今四川剑阁)、成都、彭州(治所在今四川彭县)、邛州(治所在今四川邛崃)直达今川藏地区。第三条是从长安至岭南的驿路,由长安经襄州(治所在今湖北襄樊)、鄂州(治所在今武汉市武昌)、洪州、吉州、虔州(治所在今江西赣州)直达广州。第四条是从长安至江浙福建的驿路,由长安经洛阳、汴州、泗州、扬州、苏州、杭州、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绍兴)、衢州(治所在今浙江衢县)直达福建泉州。第五条是从长安到北方草原地区的驿路,自长安到同州(治所在今陕西大荔),再经河中府(治所在今山西永济)、晋州(治所在今山西临汾)、代州(治所在今山西代县)、朔州(治所在今山西朔县),直达北方单于都护府。其他两条各自长安至山东、东北地区和荆州、夔州(治所在今四川奉节县)、忠州等四川云贵地区。这些驿道,通过的驿站,在《唐书·地理志》和柳宗元的《馆驿使壁记》中都有具体的记述。可见这是唐朝驿道纵横的实际情况,丝毫没有夸张成分。在宽敞的驿路上,则是:“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那时邮递效率非常之高,据推算,中央的政令一经发出,两个月内便可推行全国。
除国内七条主要邮路外,唐朝对外还有若干国际性的驿道。中唐有一位地理学家贾耽,写过一篇《记四夷入贡道里》,说到唐朝的国际交往线也有七条:一为从营州入安东道,二为登州海行入高丽渤海道,三为从夏州、云中至蒙古草原道,四为入回鹘道,五为安西西域道,六为安南天竺道,七为广州通海夷道。通过这些水陆通道,可通往朝鲜、日本、中亚、印度和**各国。
因为大一统,隋唐时期从中央发至各地和由各地送达中央的官方文书特别多。仅各地送到中央的统计材料,每年即达五十多万张。《新唐书》记载,中唐著名诗人元结在道州(治所在今湖南道县)任上做刺史才不足五十天,收到的各地文书就有两百函之多。隋唐邮驿的发达,推动了全国经济的发展,保证了中央各种制度在全国的推行。(网上资料)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