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1、出国热潮与产业发展困境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2 /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351、出国热潮与产业发展困境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2 / 7)
        其他名气弱一点的高校其实也没少输送人才,只是青木和京城大学名气更大,受到的关注最多,而且他们出国也更加容易。

        在重塑学风和加强爱国教育的同时,自身也应该展开反思,为什么会有人往外走?

        学术氛围、科研环境、对人才的尊重和培养等等方面,是不是还有可以再加强的地方。

        时代变了,骑着二八大杠研究核弹,不求任何名誉和回报的科学家越来越稀缺了,商品经济社会,凡事都讲究钱钱钱!

        哪怕科学家可以饿着肚子干活,但他老婆要买化妆品,他儿子上学需要专属的房子,他岳母要求他在人生地不熟的大城市给妻儿提供一個庇身之所……

        面对现实的种种压力和困境,允许清贫的搞学术研究吗?

        集成电路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工资是比不过一些互联网大厂、游戏大厂的。

        需要苦熬到三四十岁,并且自身拥有非凡才干和毅力,才能逐渐在半导体领域拥有一席之地。

        即便这样,半导体技术大牛一样可能挣不过那些互联网大牛,更别提与那些同龄的、早早选择创业做电商、做直播、做游戏,吃到行业红利的创业者相比了。

        这其实跟国内半导体产业整体陷入困境也有很大关系,中国互联网可以吃下整个国家的红利,甚至冲到国外去开疆拓土……

        但是国内半导体从业人员真的就只能吃土了,别说去国外卖芯片了,就连国内的高端芯片市场都打不开,只能赚点辛苦钱。

        企业利润率不高,自然无法供养高水平人才。

        这些高水平人才,要么自己选择创业当老板,搏一个出人头地,要么就出国去挣高工资了。

        但自己选择创业的话,半导体创业门槛比较高,不比互联网创业容易,而且投资人也喜欢看你有没有在英特尔、英伟达这些国外芯片大厂的工作经验,这就又倒逼人才出国镀金。

        或许真到了兵锋相见的那一天,有些真的只是去挣钱、去学技术、去镀金,心里还装着这片土地的人会选择回来,有些则永远都不会再回来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